第125章 生异象海水倒灌 别南都共赴东海

天地剑心 合阳 2587 字 12天前

“陆大人,您也跟我们一起离开此处,去往牛脊山吧!”兵卒两眼突然一酸,用近乎哀求的语气,对这位眼前的粮官大人劝说道。

“既当官,则为民!眼下处处水患,百姓伤忙不在少数,我岂能就此离开!”灰衣文士义正词严。

“可是,您的职责是保证粮食的安全,如今眼看着粮食大部分已经完好无损的抵达了牛脊山,即便是有些损失,也的确是在所难免。水患越来越严重,为了安全,您也不该留在这里!”

兵卒话语刚说完,就被一道冷冽的目光所震惊,随后一声决然而又坚定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我是陆克,是这东海郡的粮官,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小主,

兵卒退去,传令粮船出发。不远处的粮官陆克,内心沉重、一语不发。

整个东海郡两天之内,已是一片汪洋。

百姓们为了活命,不得不跟随守正大人的兵士乘船前去牛脊山。

如今虽然自身性命暂时无碍,但是眼瞅着自己辛苦半辈子才攒下来的那点家业,如今却都被海水淹没,每每想到此处,怎不叫人心生悲泣。

而今的牛脊山上,到处都有啜泣和哀怨之声不绝于耳,其情形煞是令人心碎。

“各位父老乡亲、请听我一言!”牛脊山上,一人立于高石之上,对着漫山遍野的受难百姓,扯开嗓子大声喊道。

“各位乡亲,我乃是陈飞,东海郡的太守。这几日你们受苦了!”

话一出口,好似突破了人们心底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更多的哭泣之声再次接连而起。

经陈太守示意之后,周边的兵士对身前的百姓好一顿劝解,这才逐渐的重新安静了下来。

“乡亲们,而今我东海郡遭此大难,天可怜见,我龙昌朝堂必然不会袖手旁观。虽说当下我们只能躲避在牛脊山上,但我们山腰处有足够多的粮食会支撑着我们活下去,希望大家不要恐慌!”

说到这里,陈太守突然鼻子一酸,两行泪水径自流了下来。

“我们的粮官陆克陆大人,为了保住那些粮食,为了能让我们在这牛脊山上多一些活下去的希望,两日来不眠不休,亲临粮仓指挥装运。”

“最后、粮食是运来了,可是他仍然心系百姓,不肯先行来这牛脊山避险。紧跟着他又加入了守城军的搜救队伍之中,怎料在救人之际,被大水冲倒之后,却几乎没有一丝挣扎的力气,就此命归九泉。”

这一刻,漫山遍野出奇的安静,所有的官员百姓皆是泪眼相看,无语凝噎。

陈太守环顾四下,突然再次开口大声喊道:

“乡亲们,我们不能辜负了陆大人的一片心意!陆大人尽心竭力将粮食运到此处,就是为了给我们满城的百姓活下去的希望!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活着!待到水患退去之时,再一起重建我们的东海郡城!”

片刻的宁静过后,百姓们举拳高呼:“心存希望、坚强活着、不忘陆克、重建郡城!”呼喊之声响彻天地,竟一时把那东海巨浪之声都压了下去。

“陆克,你个混蛋!你怎么这么傻?不是说好了要教我读诗的吗?”彭海背靠巨石,一下接一下的抹着不断淌下的泪水,在心里反复“埋怨”着。

“快看!”不知是谁一声惊呼,凡是听到此话的人皆是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向东海郡东门外的那个地方。

一个约有十数里的淡黄色光圈,好似从天而降一般,将空中的云朵和下方的海水全都罩在其中。一种强烈的异样感觉,牵动着这里每一个人的心。

“这是什么?”彭海急忙抹了一把眼泪,上前几步来在了陈太守的身边出声呢喃。

“这或许就是引起这次水患的原因!”陈飞满眼愤恨,却又有着几分无奈。

“也不知这大水何时退去!”彭海再次开口。

“看山下的情形,水势是不涨了。但要退去,估计尚需时日!”陈太守答言道。

“那就等着吧!”彭海最后回了一句,转身而去。

陈太守看了看他离去的背影,又回头看了看这漫山遍野的受难百姓,一声叹息之后重新把目光放在了远处从天而降的淡黄色光圈之上,没有言语的他,看起来格外的深沉。

“不知朝堂之上哪一日能够收到东海的消息?”彭海停下脚步,回过头又看了一眼山下,不禁感慨出声。

南都城城主府议事厅。

收到传讯后的各路人马领头之人此刻全都聚集于此,当然也有唐轩章昭等年轻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