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圣裁,有何不妥呀?”刘瑾向龙椅抱拳反问道。
“没有此银两,各边的储备就会空虚,士兵们的生活条件就会下降,到时候会影响明军的战斗力呀。”胡富道。
“我就问你,天顺之前,此年例银两是多少?”刘瑾早就想好了怎么对付朝中反对之人。
“天顺之前并无此年例银两。”胡富道。
“既然天顺之前都可以不用此银两,为何现在反而要呢,而且是越来越多?”刘瑾问道。
“现今商人纳的不是实物而是银两,各边区相对实物就紧张,边塞的米盐等实用物资的价格就逐年上涨了,所以这税赋支出自然也就逐年增加。”胡富道。
“现各边安宁,又无战事,此银两的支出却逐年增加,我看此年例银两有朝廷官员与边方巡抚共盗之嫌。”刘瑾道。
“户部每年都是实实在在的把银两转入各边的,并无任何贪盗。”胡富道。
“你没有贪盗,不代表其他官员和边方巡抚没有,皇上要整顿吏治,取消此年例银两,有何不妥?”刘瑾道,心想以借皇上要整顿吏治,惩治贪污的名义来压一下,你们总不敢有什么话了吧。
“下官遵旨。”胡富道,心想刘瑾要以此理由来取消年例银两,自己要再坚持的话,自己就变成贪盗同伙了。
此时,兵部尚书王琼站出来道:“刘公公,突然取消年例银两,各边士兵生活没有保障,怕会引起兵变呀。”
“天顺之前并无此银两,也未听说有过兵变。”刘瑾道。
“之前是以实物交之各边,士兵们可以分到物资,现今既无物资又无银两,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王琼道。
“现今天下太平,将士无战可打,却又有那么多的银两可领取,生活安逸了,不仅会懈怠训练、消磨意志,反而会助涨各边将士的奢淫之风。”刘瑾道。
“刘公公,各边将士长期离乡背井驻守边疆,多些银两可以寄回赡养父母,也是可以理解的,各边都是处在荒山野岭,蛮夷之地,并无京城的繁华热闹,何来的奢淫之所呢?”王琼道。
“此事,皇上已经裁定,不必再议。”刘瑾冷冷的道。
文武百官听了都不解,但是皇上的旨意也不敢有再多的辩驳,只能默默的接受。此举引起了边储日匮,士兵生活没有着落,间接导致了安化王之乱,此为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