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傅忠:”我有不少海外方子,都可以拿出来供大家参考。实行这一步的前提,是现在要做的新税收制度。好在有了南华帝君的明白谕旨,有了改良土壤的法子,这一步实行起来就有了保障。等各行各业兴旺起来,就为我们替农夫减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个良性循环,行业发展得越快,税收基点越大,税负就越小。税负越小,行业发展就越快,税收基点就越多。到时候,农户不仅不缴税,还会有很多出自府里的补贴,农业发展就越好。“
田蕴听了,血脉贲张,原来大人所说的减税,不是一句话而已。他起身拱手道:”愿追随大人,至死不渝。“
傅忠:”规划是美好的,实行起来却要有一个好的环境。“
田蕴:”不知是怎样的一个环境。“
傅忠:”改良土壤的法子,只是个开头,将来还要不断发展,达到最大应用,这就不是文盲能做的事。接下来这么多的制造业,都离不开开启民智一事。府里新税收政策实行后,收上来的钱首先要用在兴办学校上,这点你心里要有数。“
”第二点就是公平,怎么实现公平,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执法环境,执法的关键又在怎么判断执法是不是有偏差,这就需要有专业人事来判断。“
”我准备在榆林全府通过考试,公开选拔,招收几个刑案上的人才,成立检判衙门和法判衙门。“
”检判衙门判断抓不抓人,法判衙门判断放不放人。两个衙门职位相等,互不统率。这是我到榆林的第二把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相对公平。“
田蕴:”我不是太明白,怎么又是抓人,又是放人。“
傅忠:”一个人有罪还是没罪,不能任由人随便下定义,须得对照法律条文来判断,这是检判的事。他判定你有罪,才能下文榆林都尉府执行抓人,这就是检判衙门抓不抓人。”
“如果就这样完事,那检判的权利大得没边。所以,我们又设一个法判衙门,抓来的人罪过到底有多大,够不够量刑标准,量多少刑合适,不由检判说了算,而由法判说了算,这就是法判衙门放不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