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真让朱标蒙对了,终明一朝,除了落后于明朝的倭寇,在东海边不时骚扰外,还真没有西洋的坚船利炮出现过。
可不能让他打退堂鼓,这个时间的欧洲,已是文艺复兴的时候,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系统的物理、化学科目,不把这些教材搞到手,大明肯定不能雄立于世界之巅。
他安慰道:”我们不知他们,他们也不知我们,不接触一下,怎么知道双方有没有差距。要是他们真的超过我们,早晚会来骚扰我们的,躲是躲不开的。“
朱标:”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出海。“
傅钟:”这就不好预定,先得造出能抗海上风暴的大船再说。“
朱标见不是马上就要办的事,不露痕迹的出了口气。心里默想,科学院这么厉害,怎么跟他提起搬回京城呢?他闲闲问道:”你在榆林的交接还要几天。“
傅钟:”我的交接很快就能办好,就是科学院整体迁移,可能得花点时间,都是大明难找的天才,加上很多精密器械,不能有半点马虎。“
这是朱标不好开口要求的问题,听到傅钟这么说,就算他城府深,也感动地说道:“你先前对华泓许以这么高的位置,我与父皇还不能理解,现在看来,你真是我们大明的守护神。”
临别之际,傅钟把杨知府、齐泰、常律三人召集到一起。看到老谋深算的扬知府,想起自己给予齐,常二人的权力,三人内讧起来,榆林的事就去了一半。他声色俱厉说道:“齐泰、常律不能干扰老杨,老杨也不能干涉你们二位,这是铁律,不要违背了。”
三人同声答应。
傅钟离开时,齐泰露出了依依不舍的神色。他安慰道:“你们三人在榆林也不会呆太长的时间,要选好你们的接班人,不要乱了我的章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