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见好就收,他也不能硬逼着秦、燕二人去低这个头,这更会加深他们的怨恨。
“好,忠儿有此心胸,是我们皇家的福气。我有一事不明,军中改革,既然都听了你的建议,上位必须是军校出身,那得不到文凭,就是上了军校又有什么意义。以此看来,谁愿意援教,这不是把钱丢在水里吗。”
傅钟既看透了人性的自私,也看到了人类的智慧,人情社会出来的人,如何不懂人脉关系的重要。
“军中提拔,必须是军校出身,这点无疑意,但战功也是不可或缺的。战功怎么来的,除了死战以外,还有机遇之战。这个机遇会落到谁的头上?“
”军中主将一色的军校生,有心又有钱的人,保不准他的儿子要投军,先送儿子在军校混一脸熟,得到的机遇不比一般人大吗!我不是揣测人心险恶,这样想的人不会少的。所以,肯定会有人投资的。”
傅钟的心思海了去了,他越不藏私,朱元璋越高兴。
他呵呵笑道:“还是忠儿看透了人性,这点我都没想到。你也回来几天了,我与老大商量,先去户部混个脸熟,培养一些人,将来户部还得靠你。”
傅钟:“您跟大哥都定下来了,我也不敢违背。只是我先前说的不愿坐班,不是假话。户部的事,只能去点个卯。造火绳枪与大海船不是容易事,恐怕我去科学院的时间会多一些。”
朱元璋:“随你吧,你呀!”
见到众人要走,朱元璋又对秦、晋二人说道:“你俩留一下。”
朱标与傅钟走后,朱元璋说道:“你们怎么看你大哥。”
二人对朱标心悦诚服,父皇问这话是何意,朱棣忐忑说道:“天地良心,大哥的所作作为,我们不敢说半个不字。”
朱元璋鄙夷说道:“怕你们不服吗?你们两个,哪个有他的雄才大略。只是你们不懂他,他是个坚持原则比我还要认真的人,亲情在他的原则之下。将来我死了,你们千万不要放肆。在我的手里,顶多是圈禁了你们。到了他的手上,恐怕就不是圈禁能了事的。心善的人发起火来,比我这个心狠的人更残酷,他不是你们的爹,要牢记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