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罗纳,北靠阿尔卑斯山,西临经济重镇米兰,东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罗马,阿迪杰河以S型蜿蜒流过,交通干线四通八达呈网状分布,自然环境优渥,经济条件发达,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此时,维罗纳更是威尼斯共和国的西南门户,一旦失守,共和国被拦腰斩断,布雷西亚和特雷维索就没了联系,沦陷只在须臾之间。
因此,在威尼斯和奥地利没有直接冲突、且对海军有绝对自信的当下,威尼斯的陆军主力,不在首都威尼斯,而在维罗纳附近。
维罗纳守将卡佩洛,得到消息立即向周边威尼斯各部求援,同时坚壁清野。
由于思蒂睿尔人手都用在了阻拦威尼斯向外求援上,没有余力管这边,卡佩洛的求援十分顺利,一夜之间就筹集到了八千多名士兵,这些士兵大多都有一定的作战经验。
这样的规模,主动攻入教宗国不大现实,但是固守维罗纳这一座坚城,即便对手有几万人,几乎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破。
维罗纳城外,杜卡奥的一万多野战军已经开始安营扎寨,显然没有一鼓作气破城的想法。帅帐中,杜卡奥和一众军官围坐在一张长桌前大眼瞪小眼。
行军前,杜卡奥多次强调:进入威尼斯后,要对民众秋毫不犯,要优待俘虏,对于主动归顺教宗国的贵族予以礼遇,这些人以后都是教宗国的子民。教皇陛下是要做大事的,千万不能在自己这里出岔子。
可是这一路走来,杜卡奥发现,不仅民众了的影都没见着,粮食物资不知所踪,就连民房、庄稼、野草都被烧的毛都不剩,甚至沿途还布下了数量不多却极为致命的陷阱。人还没见着,野战军就已经死伤了几十人。
这里的一景一物,都向杜卡奥宣告了一个讯息:打不赢这仗我们就不过了,没有撤退可言!
但是在杜卡奥看来,这一仗既是教宗国的立国之战,也是自己的立身之战,又如何能输?无论对手多强大多疯狂,自己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取胜。
到了维罗纳城墙脚下后,杜卡奥又傻眼了:城墙修的和铁桶似的,和自己先前经过时已经大不相同。守在城墙上的士兵远远望去,至少有两千人,各个装备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