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秋云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感到嗓子有点干。
她对刘连山露出歉意的表情,拧开了矿泉水瓶的盖子,小口小口地喝了起来。
刘连山、李怀节两人,都利用这个难得的空当,仔细思考起这个临时性筹备小组的利与弊。
老实说,这个临时筹备小组的存在感是真的不强。
如果不是齐秋云刻意提起,刘连山也好,李怀节也好,都下意识地忽略了它的存在。
之所以这样,一个原因是这个筹备小组成立的时间很短,大家都还没来得及进行角色代入;
第二个原因,在于这个小组的职责定位没有十分明晰,向心力不够。
特别是向心力这一块,其实刘连山是有责任要去改变的。
他毕竟是筹备小组的组长。
至于李怀节,他除了有上述想法之外,还对这个筹备小组产生一些期望。
比方说,能帮他摆脱一些文字资料上的束缚,能帮他在京城各个部委当中建立一定的联络基础,等等。
两人正在仔细思考这些的时候,齐秋云放下了手中的矿泉水,“咚”的一声轻响,迅速拉回了两人的注意力。
“从上述实际需要出发,我建议,筹备组应该在人员上有所增加。
比方说,增加一个负责资料处理、往来接待的后勤小组;再增加一个负责对外联络、信息收集的联络小组。
这样一来,临时筹备小组就要升格成为临时筹备处了。
连山书记,你认为这样是不是合理一点?”
刘连山点点头,说道:“这是很有必要的!
一来这两个项目,都涉及到很强的专业性,在资料处理、信息采收这一块,确实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
二来,成立筹备处之后,实行专署办公,也更有利于项目进度的对外保密。”
刘连山的言外之意,盯着这两个项目的人不少呢!
李怀节很干脆地表态道:“我很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