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神秘的文

“高丽灵参,十日跌幅七成。”

一条条商机信息,让扬州的商人议论纷纷。经过反复核验,他们惊讶地发现,报纸上公布的商品价格变动极为准确。

准确,实在太准确了!

在这喧嚣之中,整个扬州再次沸腾。很快有人注意到报上大幅的广告——柳园中有大量珍贵的魔法玉石,唐宋时期的孤本古董待售。

“嘶……”

一片吸气声此起彼伏,富甲一方的扬州商人们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能经营到这种境地,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这些都是真的吗?”

“亲自去看便知分晓。”

初夏时节,柳园之中。

再巧妙的广告也不及货真价实的古董珍品。随着大批商贾、学者以及扬州名流涌入柳园,古董交易变得异常火爆。

这简直就是一场盛大的古董展览会。

扬州人富裕,富足到无处消费,以至于他们会在西湖挖掘奇特的石头,美其名曰“江南园林”。

形状越是奇特的石头,售价越高昂。

商人们在自家的园林中摆放各式奇石,每天邀请亲朋好友来欣赏,这是江南最风雅的社交活动。

在遥远的奇幻大陆,传说中的颜真卿墨宝重现世间。

“贤弟,你听说了吗?颜真卿的真迹现世了。”

“早就风闻了,据说藏于柳园之中。”

不久后,扬州的柳园成为古董界的焦点,文人雅士、富豪显贵纷至沓来,使其化身为一处奇异的宝库。无数珍稀古董易手,换取了熠熠生辉的金币与银币。柳园主人的名号在江南各地流传,虽然神秘且低调,但无人不知此人背后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酒肆茶馆内,人们热议着这位神秘人物的来历,却始终无法探知分毫。直到《大明纪事》第三期刊物的发布,这位神秘的柳园主人的秘密才露出一丝端倪。这本杂志的发行量已达到两万册,对于人口有限的扬州来说,这数字令人惊叹,半天之内便销售一空。许多商人从南京及周边地区赶来,只为一睹其风采,短短半月,《大明纪事》的影响力已扩散至南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究竟是何等震撼之事?

南京的钱府,鸟鸣花香,书房内珍藏着罕见的孤本、典籍和画卷。钱谦益此刻皱紧眉头,手中握着一份报纸。这份报纸从扬州火至南京,钱老早已耳闻,还注意到那些引人注目的广告,正打算亲自前往扬州一探究竟。

他对孤本和画卷有着特别的钟爱,家中珍藏无数,然而在第三期,他察觉到一股异样的气息。《大明纪事》头条发布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标题直指江南,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洛阳之谜:揭露凤威军的杀俘真相。”

文章笔触生动,细节详尽,揭示了凤威军首领沈天石在洛阳城下屠戮俘虏的骇人事实。为何杀戮,杀了何人,他们在何处何时犯下何种罪行,一一清晰列出,占据了整个版面。

千余字的文章,字字泣血,触动人心。于是,舆论哗然。

然而复社之人和江南士林的口吻却截然不同,他们近年来不断抨击凤威军,痛斥沈天石的残忍无情。孰是孰非,人心自有一杆秤。

偌大的江南,读书人如星辰繁多,怎能没有正义之士?于是,有人愤然而起,公开反驳。复社的成员却并不服气,双方的争论犹如狂风席卷江南,扬州、南京等地的士林乃至官员,都因这篇报道争得面红耳赤。

“公正何在?天理何存?”

钱府一片死寂...

钱谦益愤怒至极,他的怒火并非源自于那份为风翼军正名的报章,而是因那文章下方的签名。

“河东君。”

河东君,即是他那位未过门的妾室柳如是,江南众人皆知他与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忘年情谊,甚至他不惜耗费巨资,耗尽十余万两白银只为了解救她。

这算哪门子的事?

钱夫子的额上仿佛笼罩着一片青草,老脸上也泛着幽幽的绿光,身为士林领袖的尊严又该如何自处?

“先生请息怒。”

屋内,一位温文尔雅的书生急忙劝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