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深入浅出

“可是,要怎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呢?”朱辰问出了他们想要问的问题。

“我想,首先自然是监督机制,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

“各职能部门要忠于自己的职责,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及时揭露滥用权力等腐败行为和活动。执法部门要执法必严,给腐败分子以威慑力。”

“权力公开,不仅是向部门或单位内部公开,也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在这一点上就不展开说了,因为朱元璋做得很好,比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好。”

朱辰的话,让朱元璋忍不住露出骄傲的神色。

朱辰当然没有恭维朱元璋的意思。

对于贪腐,朱元璋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的皇帝当中最为厌恶的了,因为他出身贫苦,家破人亡,讨过饭,当过和尚,深知老百姓的疾苦,对贫苦百姓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怜悯,对贪官污吏则怀有异常强烈的刻骨仇恨。

所以,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发动并全程领导了史上最大最严的反腐肃贪运动。他以猛治国称,大力打击贪腐。

朱元璋为了加大反腐力度,设立了从朝廷到地方的监察机构,其组织之严,权力之大,都是前朝历代绝无仅有的。

在朝廷铁腕反腐的同时,朱元璋还鼓励民间反腐。

朱元璋在午门外设立“登闻鼓”,号召受冤的百姓们击鼓鸣冤。为了防止此行为虚设,同时命令一名御史每天在那里负责,但凡是民间有冤情,地方官员又不受理的百姓们,当事人可以击登闻鼓,并由在那里负责的御史带着上奏。

朱元璋担心到南京申冤的老百姓见不到自己,特意在通政司的门口放置一块红牌,上面书写一行字:“凡是想向我报告却又不能进入宫殿者,取拿此牌,可以直接进入内府,各门守卫、官员不得阻拦”。

甚至赋予百姓直接捉拿贪官污吏的权力,有时候会出现,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押解着贪官污吏行走在通往京城的道路上的情景,历朝历代,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可以说,在反腐这件事情上,朱元璋确实如朱辰所说,是封建王朝中历朝历代做得最好的帝王。

朱元璋的确有他骄傲的资本。

朱辰继续道:“朱元璋的吏治严厉,让大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官员腐败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

“吏治严厉,固然能够打击贪官,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官员的管理,打击贪腐仅仅是其中的一项,和打击贪腐同样重要的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自觉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和合理的使用手中的权力,就像前面说的分粥一样,我们拿着刀架在分粥者的脖子上让他分好粥当然是可以的,但更好的方法是不是应该让他能够主动的去分好这碗粥?”

这话让朱元璋三人都是点头。

三人都竖起了耳朵,认真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