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离席叩首,惊慌失措,道:“陛下此言,令臣惶恐无地,臣万无此念。”
太宗皇帝将他扶起,温言道:“不必如此,咱们继续说下去。”
八王道:“以臣看来,就是源于当年襄阳王平定北汉叛乱,陛下在重阳宫设宴为他接风,在席上说过一番话,陛下还记得吗?”
太宗皇帝搔了搔头,道:“可不大不记得了。重阳宫?朕当时说过甚么话啊?”
八王道:“北汉当年叛乱,襄阳王领兵平叛:属下将士虽有功劳,毕竟不能和开疆扩土的几位元帅相提并论。可陛下若照准了襄阳王列出的封赏名单,他手下的将领,风头便要直追几位两朝老将。更兼他要封赏的将士极多,许多人功劳言过其实,若真的赏了,不但不合朝廷律法,也寒了其他将士之心。”
太宗皇帝叹了口气,道:“你这么一说,朕倒想起来了。当时朕见了襄阳王的奏章,心中很是不高兴。为君者须胸怀天下,岂可只顾着自己手下将士,厚此薄彼?他手下将士虽有功劳,尚需历练。辽国强敌窥伺,岂能因此小胜便得意自满?要让我朝兴盛,此时尚需依仗那些老将军们。”
他顿了一顿,喝了口酒,又道:“朕回想起来。当时告诉他此事不急,可让兵部仔细斟酌录用。襄阳王心中不悦,道‘臣弟领兵杀敌之时,已经向他们许下赏赐,若不能兑现,以后这兵可就不好带了。’朕见他不能明白朕的心思,随口说了句‘待到你为君之时,再封赏不迟。’”
田重远和周尧儒听到这里,对望一眼,知道便是这句话令襄阳王从此心中难安。
太宗皇帝又道:“那时候辽国新主即位,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北伐拖得时间越长,形势越是艰难。那些时日,朕日思夜想,心头放的便是这一件事。
那日重阳宫大宴席上,我虽在饮酒谈笑,心中却兀自在想着兵力、粮草、辎重……襄阳王只是平定了一场叛乱,便要缠着朕大封功臣,未免小家子气,朕心中不以为然,说话的语气大概便重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