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尽将浮出

挽山河 四两碎银 1177 字 6天前

那样的人不多,却也存在。且正好渊国便有那样的人。

从婆娑洲的佛国远渡而来最后却选择在渊国立寺弘扬佛法的僧人。如今更是证得菩萨果位,如今却依然留在渊国且成为了渊国的国师。

还有,出身正一的道士,虽是中土的分支,但也出了一位道首。而那位道首本就出身渊国。如今天武国与渊国争胜,道首自然也就站在了渊国一边。

但仅是请出此二人出手,丹螭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而武夫本就属于山下,自不归玉京城也不归中土昆仑山。所以自可在人间出手。

无论佛门菩萨亦或是道门道首,甚至是武道天人。这样的人在人间也是极少数的。可偏偏在景溪宗后山便聚集了三人同等实力之人。

而且,丹螭甚至怀疑景溪宗那位九洲第一美人也已经是仙人之上的境界。而且,既然自己能够行走人间,那么她必然也有办法在人间行走。

所以,丹螭身边其实还有一位武道天人未曾出手。其目的便是为了提防那位九洲第一美人。

不过,现在的他还是朝着景溪宗后山而去。

他想知道,能让三位不弱于仙人之上的人甘愿画地为牢,自立禁地而所守护的东西又是何物。

若说天权山上有书楼,那么脆竹山又有什么?易水源头呢?

没有人发现丹螭的行踪,也没有人知道他是何时入了景溪宗后山的。

总之,现在的丹螭已经来到了景溪宗后山。

易水是从一座名为清汉的灵山流出的。

易水出清汉,分流各山。白榆,瑶光,开阳,玉衡,霁月,脆竹,天权其七座灵山虽不相连,但易水之水仍旧在每一座山下流淌,而后在临近前山之时汇聚为一,自景溪山下以北向南奔流而去。

而丹螭的落身之地便是这易水源头的清汉山中。

虽已入秋,但清汉山中的草木依旧如晚春一般,青草依依,古木翠绿。

丹螭来到这清汉山后却是放慢了脚下的步伐。但他虽走得很慢,外放的神识却已笼罩整座清汉。

这里有许多溪流从山间流淌,然而,他所要寻找的却是青墨客所居住之地。

终于,他找到了。

在清汉以南的半山腰处,丹螭寻到了一座干净却有些简陋的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