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战前

自然是安排的缜密,不敢有丝毫马虎,尤其是涉及到还在他们手中的夜遐迩,王江更是不敢掉以轻心。这并不是因为三年前那场没有结果的赐婚,毕竟也是从小到大那么些年的玩伴,自然不会让其以身试险。

期间亓莫言时不时插上几句,对于这声东击西之计大致还是赞成,只是对于第一波吸引火力的“炮灰”角色,亓莫言特别强硬的要求让那三十名人数少杀力却绝对比之地方守备军强了不知多少的千牛卫去。

这里边又涉及到地方军备的制度,身为一城之主,即便是有名无实,但是这守备军若是死伤过多,朝廷可是不管你有什么理由的。莫要说什么敌强我弱之类的借口,朝廷每年对于军中支出都是个大数,不仅仅是俸银,便是最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要保证最高规格,每日训练繁多,怎就可能打不过人数恁少的贼人?

鉴于前朝大魏闲时屯田战时兵的府兵制所带来的弊端,大周开国先皇天问帝早在立国之初便与一众文官武将商讨出了一系列的兵役制度,包括卫所制、以民养兵制、军户制、团练制等等,将前朝诸多军事典籍翻阅整理也是不得要领。最后还是兵户出身的天问帝力排众议,将府兵制与募兵制的结合,即弥补了府兵训练不及时的缺点,又能制约募兵制武将长期带兵下一官独大的弊端。

这便是由天问帝在位时一直流传至今的民兵武卒制。

就如凤凰城中二百正规军,其实服的便是府兵制的役,闲时耕种,农隙训练,战时打仗,大多都是由地方招募而来,虢州郡县本地人占大多数,也有周遭州郡之中超出军制调派而来的,少之又少的一部分。

这二百称之为正规军的甲士便是民兵,这伙人中说不定就有一些老兵曾在其他州郡之中服过役,尔后解甲归田后于地方务农为生,又为了多攒些家当,还是会在农闲时征召入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百预备役则是朝廷由各地简募良材,以招募而不是征发组成一支直接由朝廷管理调度的直属军队,服的便是武卒制的役,地位也要比府兵高了不只是一个档次,这群人大部分是由流民或是饥民组成,不用承担各种赋税徭役,每月俸银也是一个可观的数目,可要比府兵之中闲时俸银减半的待遇好的多。

凤凰城中这一百预备役便是由各地招募以后去芜存菁来到地方服兵役的甲士,实际名字可称之为武卒,其实也不过是为了符合这位三品城主大人的官秩而按照军制特意配置,在其他地方仅仅是有二百正规民兵也就够了。

这一百预备武卒可是直接受朝中武将之首的兵马大元帅管理,不同于民兵接受折冲府管辖,即便是征调也是要由正一品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和同由皇帝钦封的天策上将与皇帝虎符合三为一才能调动。

也正是因为本朝对于甲士的特殊制度,导致不管是府兵制下的民兵还是募兵制下的武卒,都意味着是王朝之中重中之重,亓莫言自然不敢让这些宝贝疙瘩再有何损失。

身为忠武将军、军中呆了也恁些年月的十四皇子自然明白亓莫言心里打的如意算盘,嗤笑道:“怎么,千牛卫没有这些人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