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赵佶点了点头,“雄州就是我大宋的北门。打破北门,大宋国境一览无余。再无凭恃。辽军骑兵可一路南下,直攻东京。同时,我军也就不可能在雄州布下重兵,威慑辽国。辽国方才放心与女真人在辽东之地拼杀。”
太子赵桓忽道:
“辽国到了此时,还敢犯我大宋边境!难道他们真的不怕宋金联手,夹击辽国吗?”
赵楷对太子赵桓道:
“大哥,辽国在析津府一直布有重兵,监视雄州一举一动。我方任何的军事调动,都很难逃出辽国的眼睛。再加上,宋军并没有女真人那么剽悍,辽国根本不把我们当回事。”
徽宗赵佶沉声道:
“我已经任命童贯为‘三路宣抚使’,统领节制西军和北军。既然耶律延禧想要偷袭雄州,打破三关,那就让童贯好好准备准备,全力御敌于国门之外吧。”
“爹爹。”
赵楷眼中露出了兴奋的目光,“臣想前往大宋北部边境,去会一会这个辽国的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
太子赵桓忙道:
“三哥是郓王,岂可轻出,前往北部前线?还是好生待在东京,管好你的皇城司吧。皇城司拱卫禁中!这个任务也很重大。”
——宋朝时候,皇子们之间的称呼是按次序,互相称呼对方为“哥”。因此,赵桓虽然是老大,但是仍然称呼他的弟弟赵楷为“三哥”。
“大哥,我已经考虑了一夜,关于皇城司,我也做好了妥善的安排。定会保禁中无忧。目前,我大宋最大的危险在于边关。我虽是皇子,却也是大宋子民,不想看到异族攻略北方。另外,我长期待在禁中内省,对外面种种真实军情和百姓民心,看得并不真切。是以,我才想深入前线,探知真实情况。届时,也可为爹爹分忧,出谋划策,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听了赵楷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语,徽宗赵佶点了点头:
“你能有此一番心意,又愿意以皇子之身犯险,这份忠勇豪气,足堪嘉奖。长时间待在宫中,不能体察下方民情民心……
既然如此,你就以‘监军’的身份出使雄州吧。
但你也要注意,目前坐镇雄州的是三路宣抚使童贯,你尽可以给他提建议,但也不要过分干预他的军事部署。”
赵楷听了,大喜,“臣定当不辱使命。”
一旁的太子赵桓,脸上却阴晴不定,神色复杂,眉头微皱。
他本来与赵楷兄弟同心,但是他的这个三弟赵楷,实在是不省心,不但偷偷地以伪造的平民身份参加了科举考试,力拔头筹,成为状元,而且还被封为郓王,掌管禁中宿卫和探察机构皇城司,如今,又要出使雄州,插手军政要务,他这是要干嘛?
赵桓的心思,岂能瞒过现代人身份的赵楷。
赵楷此时也不便多说什么,他知道,他对大宋以及父兄的好心,在将来定会被他们知晓。先不能捅破这层窗户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