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声势浩大的协同进攻之下,宋军犹如面对的是一堵堵的铁墙一般,根本无法抵抗。几乎一个冲锋下来,宋军便被打垮了。
可以说,辽军在整体上要比宋军会打仗。
不过,这既是铁鹞子军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
三千铁鹞子军,每队三百人的话,一共可以分为十队,从而形成十个井然有序的作战整体,可以协同进攻。
但这样一来,就会显得比较死板,可以说是一点都不灵活。
到了后来,以灵活迂回着称的蒙古骑兵,在对付铁鹞子军的时候,通过来无影、去无踪的游击战术,来消耗铁鹞子军的战力,消磨铁鹞子军的士气,直至最后将其完全拖垮,使之成为待宰的羔羊。
西夏的三千铁鹞子军正是被蒙古骑兵全歼的。
在三千铁鹞子军彻底覆灭之后没多久,蒙古灭亡了西夏。
由此也看得出,三千铁鹞子军几乎就是西夏的镇国之军。
大辽毕竟比西夏领土辽阔且富饶,因此,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手中掌握着一万铁鹞子军劲旅。
这一万铁鹞子军也是备受大宋恐惧的一支军队。
因此,为了抵御辽军,大宋朝在宋辽边境的三关三口的基础上,建立了雄州、霸州防御线,其下以地道相互联通雄霸二州,附近又有八百里水泊(后来的白洋淀),可以阻击辽军骑兵的大规模进攻。
这才堪堪将辽军南侵的兽蹄彻底地阻截住。
否则的话,整个华北都是一个大平原,非常有利于辽军的骑兵纵横驰骋,宋军根本抵挡不住辽军的大规模军事进攻。
郓王赵楷也知道,如果想要抵抗以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和奚王萧干这两员老将率领的八万大军的迅猛进攻,宋军必须要将辽军引以为傲的劲旅——重装突骑兵铁鹞子军彻底地击垮,以寒其军心。
辽国的铁鹞子军一旦被宋军击溃于雄州城下,则辽军必定胆寒,士气低落,而宋军则会军心大振,以一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