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整个帝国的面貌必然会有所改观。
看到郓王赵楷走近睿思殿。
门外的太监当即高声喊道:
“郓王殿下特来见驾。”
此时的郓王赵楷已经迈入走入睿思殿。
正在写字作画的徽宗赵佶,抬头之间,便看到自己的儿子,十七岁的郓王赵楷,神采奕奕地向着他走来。
“楷儿,你来了。”
徽宗赵佶说着话,将狼毫笔搁在笔架上,然后从御案旁走了出来,坐在旁边的一张长榻之上,招呼郓王赵楷,“坐。”
郓王赵楷从小就跟徽宗赵佶十分亲近,此时,便直接老实不客气地坐在了御榻之上:
“爹爹,臣作为皇城司的皇城使,最近一直都在调查拜火教行刺君上之事。如今,臣已经查到潜伏在东京汴梁城中的拜火教逆贼,是江南拜火教帮源洞总坛号称是拜火教教主的方腊的女儿……”
“哦。”
徽宗赵佶呷了一口茶水,惊问:“这拜火教的势力已经如此之大了,竟然从江南开始浸润到东京汴梁城中来了……”
郓王赵楷微微皱眉道:
“是的。整个东南,已经遍布拜火教的教徒了。他们以帮源洞作为总坛,以方腊为拜火教的教主,以方腊的亲生女儿方金芝作为拜火教的圣女。此时,指挥潜伏在东京汴梁城中的拜火教教徒的人,就是这位方金芝。”
“那么……照此说来,前几天刺杀我的那几名刺客,就是这位方金芝安排的?”
徽宗赵佶问。
郓王赵楷点了点头,沉吟着道:
“……不过,如今,臣已经将这位拜火教的圣女方金芝缉拿归案了。”
“太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徽宗赵佶听了,不由地十分振奋地拍了拍手,“那接下来,就将这个什么方金芝枭首示众吧。”
郓王赵楷听了,沉吟着道:
“爹爹,拜火教的势力很大,臣想着暂时不杀方金芝,以这个方金芝为诱饵,然后一举荡平江南拜火教……”
徽宗赵佶听了郓王赵楷的这一番计划之后,十分赞赏,默默地点了点头:
“很好。你军事出众,谋略也十分精要,那么,接下来,剿除拜火教在全国的势力,就交给你的皇城司来办吧。对了,这位名叫方腊的人,为什么要图谋不轨啊?”
见父亲终于问到了这个问题,郓王赵楷已经决定要对徽宗赵佶借机进行一番讽谏了,于是,他便沉吟着道:
“拜火教之所以在江南的势力如此庞大,主要是因为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什么!?”
徽宗赵佶一惊,“官逼民反!?天下竟然还有这等事情?”
这位大艺术家,日日坐镇东京汴梁城中,根本就不知道民生疾苦,也不知道派驻全国各地的官员的德性。
他整天被几个奸臣蒙蔽视听,还以为天下百姓,人人富足,却不知道,老百姓们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连造反的心都有了。
六贼之一的朱勔,是徽宗赵佶的宠臣。他为了博得徽宗赵佶的欢心,在江南一带大力搜求花石纲,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
但是,住在深宫之中的徽宗赵佶,却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民间的苦难。
“爹爹,你可能不知道,你信用的宠臣朱勔,在江南一带,为了搜求奇花异石,弄得当地的百姓怨声载道。因此,拜火教的教主方腊,稍微鼓动了一下老百姓,这些善良的老百姓便跟着方腊开始准备造反了。可以说,现在的情势,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必须要斩杀了朱勔,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爹爹,请你一定要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