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他不看好李广。这人运气太差,他怕被李广连累了。
到了右北平,又经过堂邑父推荐,他大概率会被李广看中,招至麾下。
成了李广的部下,以后还能封侯吗?
“先在附近打听打听吧,看看有没有张中郎的消息。万一段叔骗了我,我还要回去找他算账。”
听到张骞的名字,堂邑父没有坚持。
他的想法和赵延年差不多。
找不到张骞,回了汉塞也没意义。
“我们先去漠南王庭问问吧,如果他们从这里入塞,漠南王庭肯定会收到消息。”
——
在阴山中穿行了几天,终于来到漠南王庭,具体而言,就是堂邑父说的头曼城。
头曼城建在阴山南麓,地势比阴山主脉低很多,一条发源于阴山的大河在城西流过,向前注入一个大湖。大河两岸的山坡上树木繁密,虽然是冬天,树叶落光,只剩下树干、树枝,却还是能想见夏季的郁郁葱葱。
看到这一切,赵延年大致明白了匈奴贵人为什么不肯放弃漠南王庭了。
比起单于庭,这里简直是天堂,仅是木材的种类和数量就绝非单于庭可比。
匈奴人以骑射称雄,离不开弓箭,只有阴山才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木材资源,满足制作弓箭的需要。
真退到漠北,不用汉军攻击,他们就会因为资源不足而渐渐衰弱。
但凡有点生活常识,也不会轻易放弃漠南王庭。
於单或许有远见,却没有看到眼前实实在在的利益,自然无法得到其他匈奴贵人的支持。
当然,这一切都是徒劳。
不管匈奴人是不是愿意,他们最终都会放弃漠南王庭。
漠南王庭离汉塞太近了。
站在山坡上,赵延年已经看到了长城。
就在前面几百米处。
头曼城上的匈奴士卒和长城上守望的汉卒甚至能靠手势传递消息。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赵延年叹了一口气,不知是为匈奴人,还是为汉人。
过了大半个时辰,堂邑父回来了。
“最近十几天,都没有人经过这里入塞,我们肯定是走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