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李治登基

宫外的种种事宜对于身处皇宫大内的李治而言,犹如那被重重宫墙所阻隔的迷雾一般,难以洞悉其中的详情与微妙之处。此刻的李治正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神情肃穆而庄重,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然后开始逐一宣读对诸位大臣的封赏诏令。

只见他微微挺直身躯,双手自然地搭放在龙椅两侧的扶手上,朱唇轻启,说出的每一个字都仿佛携带着千钧之力,回荡在这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然而,尽管其言语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但同时也隐隐流露出一种让人如沐春风般的温和之意。

“长孙无忌听旨!鉴于爱卿多年来忠心耿耿、劳苦功高,朕特此册封汝为太师之职。今后还需仰仗爱卿一如既往地辅佐朕处理纷繁复杂的国事,切不可有丝毫懈怠之心。”李治的话音刚落,长孙无忌便赶忙趋步上前,恭敬地双膝跪地,叩头谢恩。他抬起头来,望着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眼中满含着感激之情,声音更是坚定有力:“承蒙圣上隆恩,微臣定当鞠躬尽瘁,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哪怕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紧接着,李治将视线转向了一旁的褚遂良,缓声道:“褚遂良何在?朕念及汝之才德兼备,特封汝为黄门侍郎一职。朕对你寄予厚望,期盼你能够尽心尽力地协助朕治理好这诺大的江山社稷。”褚遂良闻听此言,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动,连忙快步出列,跪倒在地,高声应道:“微臣多谢圣上恩典!定当不辱使命,竭诚奉公,绝不辜负圣上对微臣的殷切期望!”说话间,他的双眸之中闪烁着坚定不移的忠诚之光。

“李积,朕今日特此册封你为左武卫大将军!朕对你寄予厚望,望你能够肩负起保卫国家、守卫边疆之重任!”皇帝龙颜大悦地高声说道。

只见李积闻听此言,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单膝跪地抱拳施礼,其声音如洪钟一般铿锵有力:“承蒙陛下厚爱与信任,微臣定当谨遵圣命,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誓死保卫我大唐江山社稷!”

伴随着李积那掷地有声的誓言,整个勤政殿内都弥漫着一股庄严肃穆之气。而这场隆重的封赏仪式,就在这激昂的氛围之中缓缓落下帷幕。

待封赏仪式结束之后,李治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开了勤政殿,径直朝着后宫走去。此时的后宫,一片宁静祥和。王皇后正静静地端坐在暖阁之中,她那纤细柔美的手中轻轻捧着一本泛黄的《女训》。只见她蛾眉微蹙,似乎正在书中思索着什么重要之事。

“如今新皇已然即位,身为一国之母,本宫必须要全力以赴地成为他的贤内助,尽心尽力地辅佐于他,以助其稳固这来之不易的皇位啊。”王皇后喃喃自语道,她那双美丽的眼眸之中,悄然流露出一抹坚定不移之色。

“陛下啊!太宗皇帝才刚刚仙逝没多久呢,您如今如此铺张奢华地行事,怕是有些不妥当吧?”王皇后一脸忧虑之色,她一心想要成为夫君的贤内助,因而但凡遇见李治做得不对之处,都会不遗余力地加以规劝。

此时,李治正迈步走进温暖的阁楼之中。抬眼瞧见王皇后的身影后,他的面庞之上瞬间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不快之意,不过这丝情绪转瞬间便被很好地遮掩过去了。只见王皇后赶忙站起身来,朝着李治盈盈施礼,口中轻声说道:“妾身拜见陛下。”那语气既恭敬又温婉。

李治则泰然自若地走到王皇后面前坐下,顺手从一旁伺候着的宫女手中接过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他轻抿一口茶水之后,方才缓缓开口回应道:“皇后啊,朕心里自然清楚你此番劝谏乃是出于对朕的一片关心爱护之情。然而,朕身为一国之君,凡事都有着自己的深思熟虑和权衡考量。”说完这番话,李治微微眯起双眸,若有所思地凝视着眼前的茶杯,仿佛其中蕴含着无尽的玄机一般。

王皇后蛾眉微蹙,轻手将手中那本《女训》搁置于一旁的案几之上,朱唇轻启,语气笃定地说道:“陛下,臣妾着实忧心忡忡啊!您瞧,太宗皇帝才刚刚龙御归天,这朝堂之上的局势尚处于动荡不稳之态,此时此刻实非大操大办、奢靡铺张之良机呀。”

李治闻得此言,心头不由地泛起一阵焦躁与不耐之意,但他深知身为一国之君须得维持应有的气度与涵养,遂强压下内心的不悦,竭力以一种和缓温润的口吻回应道:“皇后啊,朕岂会不明了你的顾虑?然而,朕此番登基即位堪称国之盛典,若行事过于俭朴寒酸,恐难以彰显新朝之气象,亦有失皇家体面。不过,朕自会拿捏好其中的分寸尺度,断不会肆意挥霍无度的。”

小主,

王皇后见李治如此态度坚决,心内虽仍存诸多忧虑,却也知晓此刻再多言亦是无益,正欲开口再行劝谏之时,只见李治霍然起身,抬手一挥,毫不留情地截断了她尚未出口之言:“朕尚有众多军国政事亟待处置,皇后且好生歇息调养吧。”话毕,李治便头也不回地拂袖而去,徒留王皇后独自一人静坐在那温暖如春的阁室之中,秀眉紧蹙成一团,久久未能舒展。

李治面色阴沉地缓缓走出勤政殿,心中对王皇后的不满犹如熊熊烈火般燃烧得愈发猛烈起来。他眉头紧蹙,暗自思忖着:自己贵为堂堂天子、一国之君,本应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出决策并实施行动。然而,那可恶的王皇后却总是假借道德之名对他横加指责与约束,这令他倍感压抑与愤懑,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扼住了他的咽喉,使他难以畅快呼吸。

“哼!朕乃皇帝,朕当然有权决定自己的行事方式!岂容他人置喙?”李治愤愤不平地在心中低吼道,与此同时,他的双眸之中猛地闪过一道坚毅而决绝的光芒。此刻的他已然下定决心,一定要寻找到合适的时机,逐步削弱王皇后在后廷之中的庞大影响力,使其再也无法肆意干涉自己的一举一动。

不仅如此,李治深知若想彻底摆脱这种束缚,还必须在朝堂之上树立起属于自己的绝对权威。只有这样,方能让满朝文武乃至天下臣民都清楚地认识到——他李治,才是这大唐帝国当之无愧的唯一主宰者,任何胆敢忤逆他旨意之人都将遭到无情的惩处。

“朕的天下,自然由朕来做主!谁也休想阻挡朕的步伐!”李治再次于心底暗暗发誓,伴随着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他脚下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稳,每一步都似重锤落地一般,坚实而有力,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宣告着他不可撼动的决心。

夜幕如墨般悄然降临,将整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神秘的黑暗之中。然而,城内却灯火辉煌,宛如璀璨繁星洒落人间。那明亮的灯光透过窗户和门缝,映照出大街小巷的轮廓,勾勒出一幅繁华热闹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