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疼惜之色,连忙回应道:“朕自然知晓以你的聪慧机敏,定能将自身诸事料理妥当。然而即便如此,朕的心依旧难以完全放下啊!”他稍稍停顿片刻,语气坚定地道:“朕定会时常前来探望你,绝不会让你感到孤单寂寞。朕要让你明白,无论何时何地,你始终都深深烙印在朕的心底,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说完这番话后,两人便不再言语,只是默默地相依而坐。四周一片静谧祥和,唯有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所发出的沙沙声。在这宁静的氛围之中,他们尽情地分享着各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欢喜、或忧愁、或愤怒、或欣慰……仿佛时间已然停滞不前,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他们二人一般。
时光荏苒,李治总能想出各式各样的理由和借口前往感业寺与武照相会。而每一次见面时,武照亦都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来自李治那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渐渐地,他们之间的情感犹如春日暖阳下绽放的花朵,在感业寺这片净土之上缓缓升温,日益深厚浓郁起来。
在一个阳光格外灿烂的午后,金灿灿的光芒如同碎金一般洒落在大地上,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闪耀的华衣。李治怀着满心的期待与思念,再一次踏上了前往感业寺的路途。
当他缓缓地迈入那扇古旧而庄重的寺庙大门时,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扑面而来。穿过曲折幽深的廊道,李治终于来到了熟悉的禅房前。轻轻推开房门,只见武照正安静地坐在窗边,手持绣针,全神贯注地在一块素锦上描绘着精美的图案。
听到开门声,武照抬起头来,目光瞬间与李治交汇在一起。她的脸上立刻绽放出一抹温柔的笑容,随即放下手中的针线活计,起身轻盈地迎向李治。
李治快步上前,关切地问道:“武照,近来可好?朕一直挂念着你呢。”
武照微微欠身行礼,轻声回答道:“多谢陛下关怀,臣妾在这感业寺中一切安好。每日里诵经念佛、静心修行,心灵也得到了极大的慰藉和平静。”说着,她的眼神流露出一丝满足和安宁。
李治走到桌前坐下,目光始终停留在武照那张美丽而又专注的脸庞上。岁月似乎并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让她增添了几分成熟与淡定。想到她在此处度过的那些清苦日子,李治心中不禁涌起万般感慨。
然而,眼前的武照却没有丝毫抱怨或诉苦之意,她始终保持着那份坚韧和从容。李治深知,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坚守本心,并不断成长和蜕变,实属不易。这份坚强令他对武照越发钦佩起来。
李治微微眯起眼睛,面带温和的笑容向武照问道:“朕听闻你近些时日一直在潜心钻研佛法,不知可有何心得体会啊?”
武照嘴角轻扬,露出一抹优雅的微笑,缓声说道:“陛下,妾身于佛法之中着实领悟到诸多有关人生的深邃哲理呢。就像这尘世之间的万事万物,皆处于变幻无常之态,故而我们应当珍视当下眼前所拥有的每一刹那呀。”
李治听后轻轻颔首,表示认同,同时自己也不禁陷入沉思当中,细细咀嚼着武照所言的这番话语。他那深邃而又明亮的眼眸凝视着面前的武照,心底暗自默默立下誓言——定要好好珍惜与她共度的每一寸光阴岁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稍作停顿之后,李治再次开口道:“近来朝堂之上发生了一些事端,朕倒是很想听一听你会对此会持有怎样的看法和见解。”
武照微微欠身,目光坚定而温和地看向李治,缓声道:“陛下,但讲无妨,臣妾定会竭尽所能,助您剖析其中关键。”
李治轻皱眉头,面露忧色,沉声道:“卿卿啊,近来朝堂之上,有部分大臣对朕欲推行之新策颇有微词,坚称此举将损及其等既得利益。”
武照闻言,柳眉一挑,朱唇轻启道:“陛下,您所推之新政乃是为了我大唐之昌盛、百姓之安乐,此乃大义所在,毋庸置疑!至于那班反对之臣,陛下当以仁德为本,耐下心来向其详加阐释,务使其明晰您的良苦用心呐。”她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再者,亦可列举新政实施后所能带来的种种益处,诸如国富民丰、社稷安稳等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必众臣亦能理解并支持陛下的英明决策。”说完,武照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李治,仿佛在给予他无穷的力量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