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谈时务勋贵活路

……

乡试试题的类型都是固定的,这么多年来也一直被人研究着。

先考“书艺”和“经论”,分别从“四书”和“五经”中摘句出题,严格按照八股格式作答。

相对来说,这是熟通四书五经后,考生们最容易“得分”的两题,有着较为固定的作答方式和参考答案。

而后便是史论和策问类的考题,多以政事、经义、历史、时务等为主题设问,要求考生提出见解和对策。

格式要求上,不似书艺经论那样严格,但通常每题也要答一篇千字以上的大作文。

毛笔写字是很慢的,去年年末宝玉被罚抄写《仪礼》,五万多字的内容硬是抄了一个多月都没抄完,平均每天也就一千多字。

这还只是抄,并非自己作文。

所以乡试持续的时间要好几天,

第一场从八月初九开始,主要考经义,要求考生写三篇八股文,还需作五言八韵排律诗一首。

第二场在八月十二日进行,考史论,通常是试经题文五篇,按《易》《书》《诗》《春秋》《礼记》为序。

第三场于八月十五日开考,考时务策,要求考生针对当时的时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撰写策论五篇。

每场考三天两夜,共计持续九天六夜方能考完。

贾玩对八股破题之类兴致一般,毕竟这类题目最看积累,是水磨功夫,并非考前突击就能补上来的。

相比之下,政事和时务,这才是考前最该重视的内容。

京外的普通学子接触不到朝堂,难知国家大事,但对国子监的这些官宦子弟来说,却是轻而易举就能了解到的。

贾玩对这些尤其感兴趣,不仅是为了科考,更是为了探知朝中格局,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自古邪僻固多,而世风至今日,奸情丑态,愈不可名,不惟十八狱所不得尽,亦非十八狱所能容。是果何术而可?”

于闻道又拿出一题策问,来与众人探讨。

这题很有些意思,主要着眼于当时社会风气败坏的现象,诸如欺诈、盗窃、通奸等不正之风盛行,要考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其余几人看不看得见这些问题,贾玩不知道,但他是看得清清楚楚。

远了不说,光是荣宁两府内,该有的就已经全有了!

两府老奴仗势欺主诈骗府中财货,从主子那里偷盗物件出去典当变卖,还有府中的淫乱悖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