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思考着谋士们的建议。最终,他决定暂时不急于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是先巩固现有的胜利成果,整顿军备,等待更好的时机。
“我们虽胜,但不可骄躁。诸侯们仍有实力,需谨慎行事。”曹操对手下说道。
另一边,诸侯们也在努力恢复元气。袁绍大力整顿内部,清除了一些有异心的部下,重新组建军队。
袁术则四处搜刮财富,试图通过招募新兵来增强实力,但其横征暴敛的行为更加激起了民愤。
刘表积极与周边的小势力结盟,希望能在曹操再次进攻时得到支援。
公孙瓒则加强了城池的防御,日夜操练士兵,准备拼死一搏。
然而,诸侯们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为共同的敌人曹操而消除。他们在互相支援和合作的问题上依旧存在诸多分歧。
袁绍指责袁术自私自利,不愿出兵相助。
“你只顾自己,全然不顾联盟的死活!”袁绍写信痛斥袁术。
袁术则反唇相讥,称袁绍无能,导致联军失败。
“若不是你指挥不当,怎会有今日之败!”
刘表和公孙瓒也因为资源分配不均而心生嫌隙。
就在诸侯们内斗不止的时候,曹操的探子将他们的情况一一报告给了曹操。
曹操会如何利用诸侯们的矛盾和弱点?诸侯们是否能意识到危机,重新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曹操?天下的归属究竟在何方?
曹操听着探子的汇报,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心中已然有了盘算。
“诸侯们自乱阵脚,正是我们逐个击破的好时机。”曹操对身边的将领说道,声音沉稳而坚定。他双手背后,身姿挺拔,透露出一种胸有成竹的气势。
他决定先对实力较弱且内部矛盾最为尖锐的袁术下手。曹操派出大军,旌旗蔽日,马蹄声如雷,直逼袁术的领地。
袁术面对曹操的进攻,惊慌失措。他那原本就不大的眼睛此刻瞪得滚圆,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他匆忙召集部下抵抗,但士兵们士气低落,根本无心作战。
“大家给我顶住!”袁术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然而,他的呼喊在混乱的战场上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无济于事。
很快,袁术的防线被曹操大军如洪水般冲破,士兵们丢盔弃甲,四处逃窜。袁术不得不带着残部逃离,一路上狼狈不堪,犹如丧家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