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诸侯联军

经过这场激烈的战斗,曹操和李逸的军队虽然成功击退了诸侯联军的进攻,但自身也遭受了重创,需要时间休整和恢复。

然而,诸侯联军并未善罢甘休,他们在后方重新集结兵力,准备再次发动攻击。同时,他们还派出奸细混入曹操的领地,试图破坏后方的补给线和煽动民众的不满情绪。这些奸细伪装成普通百姓,在集市上散布谣言,说曹操的军队已经无力抵抗,战争的失败在所难免,让民众陷入恐慌和不安。

李逸深知,要想彻底抵御敌军的进攻,必须增强自身的实力。他一方面加强城防建设,招募新兵进行训练;另一方面,他派出使者前往其他地区,寻求可能的盟友和支援。

在招募新兵的过程中,李逸遇到了不少困难。由于战争频繁,百姓们对参军心生恐惧,招募进展缓慢。但李逸并未放弃,他亲自到各地宣传,讲述保卫家园的重要性,甚至向百姓们承诺,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保障他们亲人的安全。终于,一些热血青年被他的真诚所打动,纷纷报名参军。

训练新兵的任务十分艰巨,李逸亲自监督训练,严格要求每一个士兵。他以身作则,与士兵们一同操练,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但新兵们缺乏战斗经验,在训练中时常出现失误和受伤的情况。

与此同时,曹操则忙于处理内政事务,安抚民众的情绪,恢复生产,以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他减免赋税,鼓励农耕,还开仓赈济灾民,努力稳定后方局势。

然而,就在他们紧锣密鼓地准备防御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在军中爆发。许多士兵患病,战斗力急剧下降。李逸心急如焚,四处寻找名医和药材,努力控制疫情的蔓延。他下令将患病的士兵隔离治疗,同时加强营地的卫生管理,焚烧染病的衣物和被褥。

而诸侯联军趁此机会,再次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曹操和李逸不得不带领着尚未完全恢复的军队迎敌。

在战场上,李逸身染疾病,但依然坚持指挥作战。他的脸色苍白,却眼神坚定,声音沙哑地喊着口令。士兵们深受感动,奋勇杀敌。

经过一番殊死搏斗,曹操和李逸的军队再次击退了诸侯联军。但他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兵力进一步减少,物资消耗殆尽。

正当他们陷入绝境之时,李逸派出的使者传来了好消息,有一支强大的势力愿意伸出援手,与他们共同对抗诸侯联军。原来,这支势力的首领曾受过曹操的恩惠,听闻曹操有难,决定报恩。但他们提出了条件,要求曹操在战后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治权和土地。

曹操和李逸陷入了两难的抉择,接受条件可能会引发内部的矛盾和未来的隐患,不接受则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曹操和李逸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接受这支势力的援助。毕竟当下局势危急,若不借助外力,很可能无法抵御诸侯联军的下一轮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