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流传到后世,也算成就了学生和谢师姐之间地一段佳话……”
“咦,王先生,你的表情为何变得如此古怪?诗名不行吗?那就换一个,叫《赏善司顾念远赠儒家谢师姐》?咦,诸位先生的表情为何如此古怪,学生做错什么事情了吗?”
顾念远好怕怕呀,四位大儒的脸色刚刚还是春风十里桃花开,转眼间就变得的跟八月秋高风怒号似的?他们看顾念远的眼神就如同看一头要拱他们辛辛苦苦养大的白菜的猪似的,满是戒备之色。
“题寂照山居图!”
最后孟取义大儒一锤定音道:“好,小友题的诗名甚合老夫心意,你们以为然否?”
“然也!”
孔成仁大儒、朱存理大儒和王知行大儒异口同声赞同,根本不再给顾念远开口反悔的机会。
这让顾念远好不郁闷,这起的什么破名字啊,一点也不比他想的名字直白朴素。他还就不信了,他想的诗名有那么糟糕吗?顾念远非要把带有他名字和别人名字的诗名发扬光大,并且还要流芳千古。
“诸位,既然顾小友拔刀相助,已为韵儿《寂照山居图》作出了一首千古名诗,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对韵儿有个交代了,不用再在这里逗留了?”
也不知孔成仁大儒到底在忌惮些什么,还是说思家心切,催促着众人可以挺胸抬头回山门去了,不用再躲在赏善司,不管春夏与秋冬了。
“对,孟兄言之有理,我们这就回去,询问一下韵儿的意见,看此诗是否应了她的心意。”
别看大儒们之间吵归吵,闹归闹,孔成仁大儒的这个提议竟获得了其他人的一致认可。
“孟先生,别着急走啊,我们再唠唠啊!”
顾念远心道,这群读书人一点礼貌都不懂的么,吃水还不忘挖井人呢,你们这群人怎么回事,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和想象中的情节也不太一样啊。主角王霸之气侧漏,苦心孤诣吟诗一首,你们这些人不纳头便拜也就算了,怎么连点实际表示也没有?就口头夸赞几声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