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挨骂这个事情上,朱瞻基还是颇有乃祖的风范的,基本属于你骂你的,我干我的,骂得狠了,我就把骂我的人给消灭了,骂声自然就没有了。
当然文官们不会就此罢休,巡抚江南诸府的周忱上书,称今冬江南气候过暖,恐来年春旱,请求截留一部分市舶司水饷留作地方赈灾用。
朱瞻基表扬了他一番,称赞他懂得未雨绸缪、为民着想等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字未提截留水饷之事。
朱瞻基暗道:“老滑头,还不是盯上朕这一点银子。江南富得要死,用得着提前备灾?”
更令文官们愤怒的是,朱瞻基将是否设立钞关之事放到朝堂讨论,看来是铁了心的要开钞关收税了。
于是一个个的义愤填膺,纷纷出班上奏表示“设钞关乃盘剥百姓”、“洪武旧制,凡百姓日用之物,不收一文之税,设钞关有违祖制”云云。
赵辉实在听不下去了,便出列表明立场。
“臣以为,设钞关,收榷税,实属应当。历朝历代,属我朝商税最轻,盖因国初民生凋敝,商贸不行,太祖怜民生维艰,仅抽三十税一。然立国以来,商贾日富,但所交之税,较之所得,不过沧海之一粟而已。长此以往,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故而富者当多缴税,有何不妥?”
立时有人跳出来反驳道:“天予以致富之才,如何能夺之?贫者贫之,乃是其蠢笨、懒惰。人有强弱不齐,勤惰之别,贫富之分,三代以来,亘古就有,国公爷意欲学拗相公变法,均贫富乎?”
朝堂讨论就很容易这样,一扯就能扯远了,有的人一听“三代”这两个字,就可以离题千里,开始论述三代时是如何治国的,总之就是暗搓搓地隐射朱瞻基治国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