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51:征辟(二)

说起豫州,还有一员虎将许褚,即“虎痴”。

在刘备的印象中,许褚此时应还未投靠曹操。不过,他与曹操同乡,且自身又是豫州豪强,刘备权衡再三,认为招募到他的可能性不大,但还是提笔写下了征辟信。

还有一个老相好陈群也在征辟之列,但陈群在豫州有家族利益,会不会投奔自己刘备不确定。

荆州其实还有一名可以征辟的文人,徐庶!

“徐元直啊徐元直,朕可太想念你了。”刘备伏案挥毫,洋洋洒洒写下数千字,大致内容是身边人皆向他举荐徐庶,他因此对徐庶的才能倾慕已久,渴望能与徐庶携手匡扶汉室大业。

刘备承诺,若徐庶前来投奔,将直接授予其军师之位!还建议徐庶带上老母一同前往青州,以尽孝道。

徐庶中平六年杀人犯事,距离现在已有数年时光,按理说也该学有所成了。

而且他的身份比魏延黄忠高一些,更好寻找,或许可以更早到达青州。

提及扬州,刘备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吕蒙。

“他是扬州人吗?”刘备不禁心生疑惑。

对于鲁肃、周瑜这些人,刘备虽知其才能出众,却不知他们身在何处。最终,刘备在扬州未征辟到一人。

征辟信一封接一封地送出。青州的孙乾、是仪二人最先收到征辟信。

孙乾自觉身无长物,收到信后即刻起身前往平原。是仪犹豫了几日后,也踏上了前往平原的路途。

不久,孙乾抵达。

刘备听闻后,亲自出城迎接,拉着孙乾的手步入大堂,分宾主落座。

刘备目光诚挚,开门见山地说:“如今汉室衰微,奸臣当道,我虽能力有限,却一心想伸张正义、拯救天下。然而,钱粮诸事常令我深感棘手,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前世孙乾便担任刘备的钱粮官,对钱粮事务极为精通。刘备有意重用他,自然要询问他擅长的领域。

孙乾拱手行礼,神情镇定,缓缓说道:“明公志在天下,此乃大义之举,感天动地。钱粮乃行军理政之根基,犹如大厦之基石,不可或缺。欲妥善管理钱粮,需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着手。”

刘备微微点头,示意孙乾继续说下去。

孙乾见状,继续侃侃而谈:“先论开源。其一,劝课农桑。当务之急是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以确保农业丰收。百姓富足,方能多纳赋税,充实府库。”

“青州刚历经贼寇劫掠,又遭袁谭之乱,百姓流离失所,此事尤为关键。我在来的路上,见齐国有屯田之策,青州不妨效仿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