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坐在一块平坦的山石上,缓缓说道:“我军在此三山经营已有数月时光,山中凡是可以通人的地方皆设有暗哨,东西两山之寨门在华氏国氏等族赞助之下修得无比坚固,刘玄德想迅速拿下我军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父亲的援兵顷刻便至,从重光便可奇袭平原,城中又有华氏为应,刘备不敢不回援。届时我军趁势杀出,与三弟合兵,可报过去之仇!”
符融闻言亦是笑道:“大公子妙计。若非大公子宅心仁厚,昔日在平原广施仁义,华氏等族又岂会为我所用?”
“只是,卑职有要事禀报。”谈笑过后,符融说起了正事。
听完符融的汇报,袁谭皱起眉头:“主力在东山,却光有势头,邓羌觉得张飞才是破山主力...可他手里仅仅五百步卒,尚不如西山守兵多,应为疑兵才对。”
“卑职也不知,但邓羌将军久经沙场,假使没有十足把握,断然不会命符登报信。”
袁谭听完点头。他认为邓羌的统帅能力在袁绍军中可称第一,既然邓羌都这么说,袁谭没理由不相信。
符登亦是骁勇善战之辈,他肯来传信,理应是相信邓羌的判断。袁谭于是往西山增添兵力,并派人嘱托张蚝莫要大意。
刘备营中,刘备放下手中的书信,双手揉眼:“赵光义自邺城出发,增援河间,公孙威再次来信,要求我军速速入冀,协助作战。”
此时营中只有他和若干护卫。
刘备将书信交给护卫首领赵云:“你怎么看?”
赵云快速扫视一遍,沉声道:“袁绍主力尚与并州蛾贼纠缠,虽在河间增援,但于我军,此时仍为出兵良机,主公还请加快速度,尽快驰援。”
刘备无言,细细分析着当前局势。
诚如赵云所言,支援越快越好,已经无须再商议。
他揪心的是张飞传来的战报。
据张飞来信,袁谭军的表现不像是快要饿死的残兵,比刘备想象的生活质量要好一点,张蚝甚至可以用面色红润来形容。
平原野外能拿来充饥的早被刘备搜刮得差不多了,袁谭那一块更是重点照顾,他们从哪找来的粮草?
刘备睁开眼睛,愤恨说道:“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