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促杨延平下令的声音激增,但杨延平不受影响,直到最后一名士卒跑进帐中,他猛地睁眼:“拉锁!”

一声令下,袁军士卒拉起粗壮的铁链,横跨营地各个道路。

埋头冲锋的骑兵们来不及收势,被绊下马,旋即有袁军跑出,连人带马一齐砍死。

几息的功夫,赵云带来的骑兵竟折损三分之一!并且这个数量还在增加。

陈庆之张大嘴巴,心都在滴血。骑兵有多珍贵,他一清二楚。就这三千人,死一个少一个,刘备压根没钱补充。

刘备不可能拿珍贵的骑兵当炮灰,计策出问题了!

石守信抚掌大笑:“杨校尉爱子果真名不虚传,时机把握如此巧妙,石某佩服!”

他和杨业作为主将,都不适合统领伏兵。但伏兵还偏偏需要一个稳重之人统帅,为此石守信发愁了数日。

所幸杨业将杨延平带在身边。

杨业哈哈大笑:“过奖过奖。这几天守的我憋屈,且看我去拿那白面小将性命,问出我家二郎如何!”说罢,他提枪出列,直奔赵云。

赵云白面气得通红。因为河间地势平坦,袁军无处可设伏军,所以敌将只能在营寨里耍些花招。

他和陈庆之不是没想过袁军会用铁索绊马,只是预料铁索应设在营寨深处,不应设立在最外周。

毕竟,他们得到的情报是赵云会全力冲寨。既如此,把铁索设在内侧,待刘军全部进入后再拉起才是良策,如此才能尽数歼灭刘备骑兵。

不然,只杀一千余,放走剩下的骑兵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不光赵云,陈庆之也看出不对。

“敌将无意全歼我部,只想重创我军,仿佛笃定我军伤亡惨重后便不会再配合公孙冀州。”

以袁尚所得情报来看,石守信的安排蠢极了,因为解决不了刘军冲寨的问题。

但从真正的计划上讲,石守信的安排无与伦比地巧妙。

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只有一个。

陈庆之眸射精光:“果真如主公所料,公孙冀州帐下出了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