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焉哈哈大笑:“在霸王面前,焉哪敢信口雌黄。扬州五万山越人,已服我黄天吴王,自愿为黄天驱使。至于青徐之地,乃是我黄天新领袖,大贤良师子洪秀全所在!”
“汝那大贤良师子,名头如此大,为何我从未听闻?”
公孙焉答道:“大贤良师子于东莱韬光养晦,暗中发展教徒,操控局势,待时机合适,便会一发冲天,重整乾坤。”
陈友谅反驳:“区区蛾贼,幽州败于公孙瓒,逃往兖州,又不敌曹操,汉中、扬州、青徐等地皆不见动作,如何敢说重整乾坤?”
公孙焉早料到会有这般问题,答道:“春耕结束后,大贤良师子便会与东莱起义,而后吴王、蜀王皆会相应。”
之前黄巾起义便是约定时间,一呼百应的做法,公孙焉如此说,让陈友谅挑不出毛病。
见陈友谅无言,公孙焉继续说道:“蜀王在益州,吴王在扬州,霸王您在荆州,三方并进,则南方可平。”
“天皇在青徐,圣王在兖州、沛王(李密)在豫州、晋王(张燕)在并州,四方相应,北方可平。如此一来,便可灭亡苍天。是故吾特来请霸王相助。”
项羽一挥手,丝毫不将黄巾放在眼中:“某知也,然某力可抗鼎,武功盖世,自当扫清大汉,重铸先秦楚国荣光,断不会与屈膝于他人。”
“吾今日留汝一命,回去告诉你那大贤良师子,来日战场上,小心某的霸王盘龙戟!”
听到项羽的话,陈友谅脸上闪过急色。
公孙焉被拒绝也不恼,接着说:“焉言相助,何时说过让霸王俯首称臣?霸王是猛虎,大贤良师子是蛟龙,该当有一战。只是如今汉强而你我弱,应先行同盟事,日后再作商议。”
身为一名优秀的纵横家,公孙焉最善把握人物心理。
似项羽这般刚愎自用的,先吹捧到他心花怒放,再晓明厉害,他自然言无不从。
项羽也果真放声大笑:“该当如此,该当如此!”
“只是,某乃霸王,洪秀全却分封数王,如此一来,某岂不是低他一等?”项羽忽然发难,眉宇间已有怒色。
公孙焉沉着应对:“霸王武功盖世,荆州士民闻霸王名则丧胆,见霸王军则投诚,如何不能称孤道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