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东方不败”的原型,也就此产生。
被流寇围殴还能阵斩五十多人,可见他的战斗力得有多彪悍,更何况当时的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而眼前的方正化,正值他的精力与体力巅峰,只会比十七年后的状态更好。
有这么个大内高手在身边贴身保护,肯定能阻挡绝大部分的物理攻击。
方正化的话将朱由校拉回了现实,“奴婢的确是有一身蛮力,但能打很可能是别人误传!”
“可有与人切磋?”
“有过几次点到为止的切磋,侥幸取胜!”
“赤手空拳,能打赢几人?”
“普通青壮,奴婢有把握打赢十人左右!”
“若用武器呢?”
方正化犹豫片刻后,这才谨慎地答道:“奴婢没有与人试过,不好说,但肯定不止十五个!”
因在御前答话,方正化虽然很想表现自己,但也不能过于夸大其词。
而且,以往拿武器与人单挑虽然没有输过,但他真的没有与一群人切磋过,具体能打赢多少人,他也不清楚。
只听方正化自己介绍,朱由校一时无法确定真假。
思虑片刻后,朱由校觉得还是有必要测试一番,“乾清宫前面的万寿灯灯座,你可抬得起来?”
方正化在心里快速比划一番后,这才答道:“奴婢虽没有抬过,但应该能勉强抬起来!”
虽然朱由校不清楚乾清宫门前万寿灯灯座的具体重量,但半人高的汉白玉大理石石墩,想必也不下六百斤。
他依稀记得后世大力士的举重记录是一千斤左右,但方正化的体型明显无法与那些身材庞大的大力士相比。
以方正化的体型,能抬起六百多斤的石墩,已是世所罕见。
“很好,但朕还是想测试一下你是否在欺君!”
说完,朱由校看向了放在书案上的砚台。
高时明会意,赶忙去将砚台取了过来。
接过砚台的方正化,一脸懵逼地看向朱由校。
“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就在朕的眼前将这方砚台掰断吧!”
高时明给方正化的砚台有着近五厘米的厚度,而且整体呈不好抓握的椭圆形,没有两百斤以上的腕力,休想将其掰断。
得到皇帝旨意的方正化,在用双手抚摸了一会儿砚台后,便开始了瞬间发力。
而盯着的朱由校,就这么眼睁睁地看到砚台被从中间掰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