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尽管放手去做便是,经过两次大抄家之后,国库现在的钱粮暂时是不会短缺了!”
生怕皇帝抄家上瘾,袁可立赶忙劝道:“陛下,抄家可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惹姝色
“朕当然明白,但所抄的李三才与李成梁两人实乃国贼败类,朕不得不除之而后快!”
作为大明历史上可与海瑞并驾齐驱的另一个大清官,袁青天对李三才与李成梁之流自然没有任何的好感,反而会拍手称快,“李三才是国之蛀虫,早该严惩,现如今辽东局势的败坏,乃李成梁父子一手造成,也该杀,陛下圣明!”
“看先生如此痛恨两人,想必朕没有抄错,先生可能不知,从李三才家中,抄出了价值近七百万两白银的家财,而目前从李成梁家中抄出的家产推测,将不会低于李三才家!”
如此之多?
这可真是让袁可立与孙传庭两人开了眼。
“国贼,蠹虫,杀得好!”
等袁可立骂完后,朱由校笑着说道:“朕也觉得朕杀得好,先生,现在可以跟朕说说如何治辽了吧?”
思虑了好一会儿后,袁可立这才回道:“臣有不成熟的新治辽七策,请陛下明鉴!”
没想到袁可立这么快就有了新七策,朱由校喜不自胜地回道:“先生尽管道来!”
“第一策,统调度,以明各方。朝廷任命一位能够统御辽西、东江与登莱的能臣,东中西三线协调并进,让建奴无法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任何一方。
第二策,明赏罚,以振军纪。有过必罚,有功必赏,军纪方能森然,士气高振,王化贞、高第任人不明,胡乱指挥,宜重罚。
第三策,慎防守,以固封疆。既然辽东已失,大明短期内又无复土之能,当依险固山川,严守坚城,置重兵于宁远、山海、蓟州与登莱相互联络,率然以便策应,则藩屏固,京畿不可撼动矣。
第四策,实京营,以固根本。需裁汰老弱需冒,养马增士卒,练骑射,将全军分成上中二军,上者以战,中者以守,复太祖太宗骑射之实力也。
第五策,蓄粮草,以防未然。城守之计,以食为本,无粮无以坚守,笼天下盐铁之利,则兵将无侵渔,守军无绝饷,而陛下可高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