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记得当年熊廷弼提出过一个三方布置策,针对现在辽东局势的新变化,朕也想了一个新的三方布置策,即以辽西蓟州为首,登莱辽南半岛为腰,东江皮岛为尾。
首为守,守住宁远、山海关与蓟州防线,腰为攻,重新收复辽南半岛,筑坚城,步步为营,牵制建奴的大量精锐军队,尾为奇,深入敌后,骚扰破坏为主,继续牵制建奴兵力!”
“陛下的军事布局,臣深表赞同,但臣听说毛文龙有军阀化的趋势,不仅虚报战功与冒领军饷,还听调不听宣,并多次劫掠朝鲜,虽有多次深入辽东反攻建奴的壮举,但多是武装游行,战果寥寥!”
“先生的消息来源并没有错,这毛文龙已经快要脱离朝廷的控制,但只要他还能继续牵制建奴,朕还是不会动他,让他继续坐镇东江各岛,甚至让朝鲜就近提供粮草,但要是他敢投靠建奴,朕也不可能再容下他!”
对于毛文龙带着一众义子现在投靠建奴,朱由校是不怕的,因为他们现在并没有像历史上的孔有德等人那样掌握大量的火炮与众多精良炮匠和炮手。
一群兵痞子而已,或许会对大明带来一些伤害,但伤害也不会很大,更何况还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跟着毛文龙一起投靠生死大仇建奴。
当然,最好的结果依然是毛文龙继续维持住现在这样在后方牵制建奴,使建奴无法集中所有兵力进攻蒙古或辽西走廊。
毛文龙作为聪明人,他自然也清楚维持住现在的局面对他最为有利,既能占据东江镇的特殊位置搞走私,还能时不时上岸捞一点战功换取钱粮官位。
而且,他的下属多是与建奴有血海深仇的辽民,若不是实在无法活下去,他们不可能向生死仇敌投降。
袁崇焕担任蓟辽督师的时候,让东江镇断粮了大半年,这些苦难的辽民依然没有选择投降建奴,更何况是现在朱由校还继续补给着东江镇粮草的前提下。
而历史上的孔有德、李九成等人在崇祯五年之所以发动吴桥兵变并占据登州,实在是当时的朝廷与山东当地乡绅根本没把这些由辽东难民组成的辽军当人看待,这才让被逼得无路可走的他们选择了造反。
在造反失败后,他们才在无路可去的情况下投靠了曾经的死敌建奴。
所以,对于这些苦难的辽民,朱由校还是愿意给予他们最大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