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与皇帝会面后,来到宣大的孙承宗便一直在关注北面的喀喇沁与土默特的局势变化,知道了发生在赵城的蒙古左右翼大战。
但在赵城之战前,孙承宗就已经向归化城派出了使者,提前表达了大明的善意。
这不,在赵城战败后,顺义王卜失兔在河套继续败给虎墩兔后,便带着土默特部民绕过河南地,来到了大同西面边墙外的兔毛川一带停留。
再次遭到虎墩兔的驱赶后,绕着大同西北面的边墙来到了大同镇城至阳和卫城边墙外的御河源驻牧。
当虎墩兔再次过来驱赶土默特的时候,无力与虎墩兔野战的孙承宗,不得不做主将土默特残部放进了边墙内。
等虎墩兔撤军后,孙承宗便将这些土默特残部安置在了大同镇边墙外的御河源驻牧。
面对损失惨重的现状,以及大明的雪中送炭,顺义王卜失兔在孙承宗提出招降的条件后,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大明对他们的招降。
气节?
不存在的!
在部族的存亡面前,什么都不是!
孙承宗要求一起出兵对付虎墩兔?
这还用要求吗?
虎墩兔抢了他们世代驻牧的草场,都不用大明的要求,他们都必须要和虎墩兔干起来!
虽然他明明知道大明是在利用他对付虎墩兔,但他能拒绝吗?有必要拒绝吗?
所以,在以前看起来很过分的招降条件,对于此时的顺义王卜失兔与土默特部来说,都不是问题。
只要能收回黑河和河套的草场,去京城给大明皇帝陛下跳舞,他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而朱由校将祖大寿调到大同镇,除了避免历史上的辽西军阀再次出现,也是为了加强大同镇的汉军骑兵实力,毕竟祖大寿手下可是有一支单兵战力并不输建奴多少的骑兵,也就是历史上多次被提及的关宁铁骑。
对付建奴可能够呛,但对付虎墩兔,应该还是很轻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