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还不满意,才会从另外的二百九十份卷子中挑选。
不过,这种情况一般不多,除非皇帝想更换内阁大学士了。
现在的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与李国普四人,虽然不是什么历史上的名臣,但也算是精干之臣,最起码不会像东林党的那群伪君子们一样,整天就知道中饱私囊、排斥异己。
现在的四人只用打好辅助就可以了,朱由校并不需要他们发挥太多的主观能动性。
朱由校没有急着翻看三人文章,而是看起了三人的名字,分别是来自陕西西安府韩城县的解胤樾、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的金声和浙江嘉兴府嘉善县的曹勋。
曹勋?
“朕没记错的话,会试的会元是叫曹勋吧?”
李腾芳出列答道:“陛下圣明,的确叫曹勋,而且还是前左都御史高攀龙的高徒?”
“高攀龙?”
这就有意思了,高攀龙学生的考卷不仅是会元,还成了殿试的三鼎甲。
朱由校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将曹勋的考卷扔到一旁置之不理,“这个来自陕西韩城的解胤樾跟天启二年时拒绝赴任辽东巡抚的解经邦又是什么关系?”
李腾芳心里感觉很不妙地低声回道:“解胤樾乃解经邦之子!”
又是一个朱由校不喜之人的后人,朱由校将他的考卷也扔到了曹勋考卷一起。
“这个来自徽州府休宁县的金声呢?”
“回陛下,这个金声虽是徽州府人,但他却是在湖广武昌府嘉鱼县出生与成长,父亲只是个普通生员!”
这种好,朱由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