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过长期担忧的马世龙,沉吟片刻后,说出了他认为合适的应对之法,“末将离开大同前,已经增派了一营兵马前往玉林卫镇守,有了这一营兵马,外加之前的玉林卫与杀虎口守军,起码能守住虎墩兔的突然袭击五到七天时间。
再考虑到蒙古人不擅长攻城,守个十天半个月应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有了这十天半个月的时间,都不用骑兵过去,步兵都能走过去了!”
对于马世龙的回答,孙承宗并没有给予答复,而是沉思着其它更好的应对之法。
马世龙的办法虽然奏效,但却会让大军疲于奔命,而且到头来,不仅不会立下什么像样的战功,还很可能会损兵折将。
几年前的柳河之败,虽然天子没有追究,但他孙承宗心里那道关却怎么也过不去。
这次好不容易能得天子再次重用,他必须要把握好这次机会。
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了,打完这一仗,要是身体状况不佳,只能辞官归乡了。
其他人见孙承宗一直皱着眉头没说话,便也很自觉地各自拿起千里镜,扫视四周的地形。
时间约莫过去了一刻钟后,孙承宗再次开口道:“继续多派夜不收前往西面虎墩兔的必经之路哨探,同时也增派北面集宁海的夜不收数量,要是发现了虎墩兔大军具体动向,战后记头功一件!”
马世龙回道:“是,孙阁老!”
“另外,再将永谢布的一万骑兵调去镇羌堡支援鄂尔多斯部,避免鄂尔多斯部溃败太快,也预防虎墩兔进攻杀虎口!”
“是!”马世龙再次答道。
“再让人去告知李嵩与张邦奇,让他们密切注意杀虎口与杀虎口外的敌情,要是谁敢轻慢,军法处置!”
“好,孙阁老!”
说完调兵之事后,孙承宗再次将话题回到了如何在饮马河应敌之事上,“马总兵,如何确保虎墩兔主动来攻打我们大军?”
战场经验丰富的马世龙回道:“孙阁老,我们在发现虎墩兔的大军后,可派一支军队前去引诱,边打边退,最终引导他来此地!”
“派哪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