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建奴正在大肆屠杀宣府青壮消息的杨麒,哪还有什么心情继续跟建奴兜圈子,而是马上命令大军全部压上,前去阻止正在屠杀汉民的建奴和蒙古刽子手。
这些青壮可都是杨麒治下的军民,要是坐视不管,不用等朝廷的惩罚,他也没脸继续返回宣府。
而黄台吉之所以如此决定,就是为了逼迫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杨麒大军找自己决战。
先击溃了杨麒这支追击的后军,再向前攻打堵在前面的曹文诏大军就容易多了。
黄台吉的计策虽然很拙劣,也很简单,但却非常有效,面对大量治下军民的被屠杀,杨麒不得不被黄台吉牵着鼻子走。
虽然杨麒不得不钻黄台吉设下的圈套,但他也不是傻乎乎地一股脑往前冲,而是将自己的大军分成了几个部分,不跟建奴主力对冲,而是在冲击中寻找空隙,阻止那些正在屠杀宣府军民的建奴与蒙古军队。
而在几十里之外等着建奴过来的曹文诏,在得知建奴消息的时候,哪还能在开平卫待得住。
当曹文诏带着大军赶到建奴大军所在位置时,看到的是他们正在跟杨麒大军打得难解难分。
见此情景,曹文诏大军在做短暂休整后,马上冲进双方交战的战场,驱赶那些正在屠杀宣府军民与焚烧粮草的建奴和蒙古人。
有了曹文诏这两万生力军的加入,之前处于弱势的明军,很快变成了一种均势状态。
黄台吉见此,不得不放弃了原先的策略,改为集合所有大军,准备撤回辽东。
但建奴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屠杀治下军民的杨麒等大明将士,哪能轻易放过建奴和蒙古人。
在留下伤兵和少量护卫后,杨麒与曹文诏大军合二为一,一同朝准备逃跑的建奴追去。
双方大军就这样你追我赶,一直追到了老哈河。
本以为渡过老哈河后就进入自己地盘的奈曼与敖汉部,却听到了一个令他们晴天霹雳的消息。
家被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