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了解民情很重要,但他的小命更重要。
他不可不想落得个武宗从南京班师回朝路过淮安清江浦的时候,再次落水。
之前都能在西苑划船落水,班师回朝的路上可是要经过好多条河,落水的机会更多,谁知道马车路过哪座桥的时候会不会突然垮塌。
唉,总有刁民想害朕呐!
接下来几天,朱由校还真就待在山海关内处理公务,乏累了就去城墙上走走,透透气。
五日之后,听到孙承宗即将带着一众漠南蒙古首领们来到山海关,朱由校难得地出了山海关的镇东门,来到城门前亲自迎接班师的孙承宗,顺带接见他这个蒙古大汗的子民。
看到皇帝亲自出城来迎,孙承宗大老远就下马,带着一众蒙古首领和属官武将步行。
待走近之后,孙承宗带头跪拜道:“臣孙承宗,幸不辱命,为大明和陛下击败了蒙古左翼敌军,特向陛下复命!”看着须发都快全白了孙承宗,朱由校内心感慨一声后,上前轻扶起他道:“孙先生快快请起,辛苦你们了!”
“谢陛下!”答谢完,孙承宗等人这才重新站了起来。
朱由校拉着孙承宗的手朝镇东门内走去道:“孙先生,朕已经让人在行在内为你们准备了庆功宴,咱们边吃边
聊!”
“好,谢陛下赐宴!”
朱由校拉住又想要下跪的孙承宗道:“这是朕唯一能为你做的事情,当不得先生反复下跪!”
孙承宗笑道:“那臣就僭越一回!”
酒足饭饱之后,朱由校让人先带着蒙古诸部首领下去休息,留下了袁可立、孙承宗与王之臣等重臣去书房商谈要务。
等众人喝了两口热茶后,朱由校放下茶杯率先开口道:“孙先生,你跟朕好好说说此战的经过!”
孙承宗起身行了一礼后道:“好,陛下,那臣就为您细细道来!”
孙承宗花了差不多半个钟后,讲述完了整个战争经过。
大体上按照朱由校猜想的那样发展,但还是发现了一些让朱由校担忧的事情,“孙先生,你刚才说鄂尔多斯部的人多次争抢战果,喀喇沁和朵颜人更是直接在敖汉部放牧,这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