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大战之后

袁可立据理力争地争辩道:“这个孙阁老尽管放心,大宁之战结束之后,我们兵部肯定会在大宁和开平筑城,至于说陛下苛待兄弟,那更是无稽之谈!

太祖他老人家当初让十五岁的宁王就藩大宁,难不成说他是苛待皇子不成?”

孙承宗哪敢说太祖的不是,祖制再大,大得过太祖吗?

太祖当初让诸子守边,乃是国策,除了他老人家自己要改,以及朱老四这个逆子,谁敢说个不字?

至于后面太宗内迁大宁与辽东藩王,除了减少北面威胁外,现在看来却是一个大大的昏招。

内迁大宁,漠南蒙古崛起,内迁辽东三王,辽东建奴崛起。

现在想想,要是一直有这些藩王守边,大明还会不会有现在严重的边患问题?

既然在祖制和安全上找不到突破口,那只能从伦理上寻找了,“若这些问题都能应对,那是否也该让瑞王、惠

王和桂王先就藩?

世间没有皇叔未就藩,皇侄先就藩的道理!”

“这个孙阁老就多虑了,陛下虽然让信王就藩大宁,但时间上也不是马上就能就藩的,不仅筑城需要时间,修

建王府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朱由校打断孙承宗还想继续辩解的话,要是一直这么扯下去,可能越扯越远,“好了,信王就藩大宁之事就这么定了,回京后就开始筑城与修建王府之事。

至于三位皇叔的就藩之事,回京之后,便可让礼部和户部安排此事了!”

袁可立两人一同答道:“臣遵旨!”

“孙先生留下来和王之臣一同商谈划分蒙古左翼草场之事,袁先生随朕三日后一起班师回朝!”

袁可立、孙承宗与王之臣三人一同答道:“是,陛下!”

接着,袁可立追问道:“陛下,满桂将军是否还让他继续留在辽南?”

朱由校沉吟片刻后答道:“先让他继续留在辽南,海面上冻前再接他返回宁远即可,蓟州军队现在可以返回原驻地了,至于京营第一团营,暂时继续留在锦州,宣府军队到时候再随孙先生一同返回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