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御驾亲征,从三月中旬离京,到五月中旬返京,时间整整过去了两个月。
路过昌黎县城的时候,朱由校还专门让车队停了下,一是看城北面的碣石山,二是看看历史上的左应选是如何
利用昌黎县城挡住建奴的几次强攻的。
可惜左应选现在还未就任昌黎知县,历史上他以举人身份赴任昌黎知县的时候,还是在明年的正月初六,三日
后就要面临建奴的近万大军围攻。
但既然想起了左应选这么个守城大才,朱由校也不能不用,“钟惺!”
听到皇帝呼喊接替杨一鹏吏部右侍郎的钟惺,很快就在护卫的通传下来到了朱由校的马车旁。
“臣钟惺,参见陛下!”
“是不是有个山西榆次的举人叫左应选的,现在是否有在吏部候缺?”
钟惺懵了一下后,躬身答道:“陛下英明,的确有个来自山西榆次的举人叫左应选,去年会试落榜后,便在吏部挂了侯缺!”
沉吟片刻后,朱由校再次开口道:“辽南金州还缺个知州,就他了!”
本来朱由校想把他安排去给朱由检当个长史的,但想到长史是正五品,一个侯缺举人一下子拔高到五品高位,不是什么好事。
至于调去金州当正六品的知州,虽然品级也不低,但金州处于辽南前线,反对之人不会那么多,而且事情也相对去给朱由检当长史少多了。
金州虽然随时面临建奴的攻打,但几乎没有什么百姓,只用给大军管好后勤就行了。
让左应选去金州,能充分发挥他的守城天赋,还能帮卢象升分担一部分辽南的粮草调拨压力。
面对皇帝指名道姓的安排,钟惺这个吏部右侍郎自然不敢多说一个不字,“臣遵旨!”
再看了一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昌黎县城后,朱由校朝守在外面的刘若愚道:“启程吧!”
当车队来到滦州的时候,朱由校又再次停了下来,去参观内廷在此设立的钢铁厂。
自从文官集团把控朝政之后,唯一一个国营铁厂遵化铁厂现在也基本成了一座空壳子。
平时朝廷所用的钢铁,都是靠从民间的铁厂征集所得。
质量无法保证不说,还无法保证供应量,而这也是兵丈局和军器局武器质量越来越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