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淮南王谋反事件(下)

与淮南王刘安一样,当时投奔衡山王的人有不少都是野心勃勃之辈,他们在得知衡山王素有谋反之意后,便极力对其蛊惑。于是,衡山王刘赐便派刘孝的门客江都人枚赫、陈喜制造战车弓矢,篆刻天子玉玺及将军、丞相、军官大印,又时常与这些人商议起兵细节。

元朔六年(前123年),衡山王再次入京朝见,在路过淮南国时,淮南王刘安与其叙起兄弟深情,两个野心勃勃之辈遂摒弃前嫌,相约共同谋反。这次会面,使得刘赐的谋反之心更为坚定,他随即上书朝廷称自己有病,无法按照计划入京朝见,在得到汉武帝准许之后,便就此返回了封国。

返回封国之后,刘赐一方面加紧筹备谋反事宜,另一方面则上书朝廷,请求废除太子刘爽,改立刘孝为太子。

刘爽得知消息后大怒,立即派好友白赢到长安上书,告发父亲衡山王刘赐和弟弟刘孝意图谋反,以及刘孝与衡山王侍者通奸等事。

然而,由于当时朝廷正在查办淮南国的案子,为了防止淮南国的使者在京城刺探情报,京城对于诸侯国使者盘查极为严格,结果白赢还没来得急上书便被逮捕了,虽然事后查明他与淮南国并无关系,乃是来自于衡山国,但还是被关押在了大牢之中,直到后来廷尉张汤提审。

衡山王刘赐得知消息,担心白赢供出自己参与谋反之事,便决定先下手为强,上书告发太子大逆不道之罪。汉武帝遂下令将此案交给沛郡审理。

元狩元年(前123年)冬,白赢在张汤的一番审讯下,供出了衡山王参与谋反之事,同时交代出了参与谋反的刘孝门客陈喜。廷尉张汤没想到又被自己抓到了一条大鱼,立即将此事上奏汉武帝,取得同意后立即派人赶赴衡山国,并在刘孝府上将陈喜捉拿归案。

陈喜到案后,很快便交代了衡山王刘赐和儿子刘孝谋反之事,并将自己替衡山王刘赐所做的事情和盘托出,公卿大臣为此纷纷上书弹劾刘孝包庇窝藏陈喜之罪。

刘孝自然知道陈喜与父亲密谋造反之事,年少的他在陈喜被抓之后便整日担惊受怕,一方面担心陈喜将自己供出来,另一方面也担心白赢趁机攀咬自己。为了获得赦免,刘孝心一横便选择了抢先自首,供出了父亲密谋造反之事,并将参与谋反的枚赫、陈喜等人一并告发。

张汤拿到这些铁证,再次上书汉武帝,请求逮捕衡山王刘赐治罪。汉武帝遂派中尉司马安、大行李息前去审问衡山王,刘赐自知无法抵赖,只得如实招供,随之被幽禁于衡山王府。

中尉司马安、大行李息回京禀报汉武帝后,汉武帝又命宗正、大行李息和沛郡郡守一起查办衡山王刘赐,刘赐得知消息后,自知难逃严惩,最终选择了自杀。刘孝虽然因为自首被免除了谋反之罪,但还是因为与衡山王婢女通奸之罪而被杀。此外,王后徐来因为谋害前任王后乘舒,太子刘爽因为告发王父为不孝,也都被斩首示众。其他参与衡山王谋反之事者也都被正法,衡山国随之被废。

事后,段宏由于此前先后两次出使淮南,不仅未能查获淮南王谋反证据,更未能及时察觉出淮南王谋反迹象,差点给朝廷酿成巨祸,因此被罢免中尉一职。

虽然先后两王因谋反被杀,但张汤似乎并未打算作罢,经过进一步深入追查,不久便又有一位诸侯王被牵连了进来,他便是江都王刘建。

刘建生性极为好色,而且色胆包天,早在他还是王太子时,邯郸人梁蚡带了一个女子想要献给其父江都易王刘非,刘建听说这个女子很美,便将其私下里扣留了下来,气的梁蚡怒斥其“儿子竟与父争妻!”刘建听说后大怒,派人将梁蚡杀死,只因恰逢朝廷大赦这才没有被治罪。

元朔元年(前128年),江都易王刘非薨逝,刘建还不等父亲下葬,便与父亲所宠爱的美人淖姬等十余人厮混在了一起。不仅如此,刘建连自己的亲妹妹也没有放过,他趁着已经嫁给盖侯之子的妹妹刘征臣回来奔丧,而与其私通。

刘建除了好色之外,性格也极为残暴,时常以各种方式残害他人而取乐,例如他游览建章台宫时,曾让四个女子乘船,他却突然将船踹翻,以致两人被淹死。又如游览雷波时,正好遇到刮大风,他又强命两个男子乘船入波中,结果导致两人因船翻落水,他非但不许人救援,反而看着两人在水中时隐时现取乐,以致两人被淹死。再如宫中姬妾稍有过错,他便以放狼撕咬、鞭打等各种方式将其折磨致死。

由于太过淫乱暴虐,自知自己罪孽深重的刘建,便也时常担心自己有一天会罪行暴露被杀,于是又和王后成光一起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后来,他风闻淮南王和衡山王阴谋造反,他便也打造兵器、招揽人才,准备起兵响应。

张汤在查出江都王刘建的反迹后,再度上书汉武帝,汉武帝遂命丞相长史和江都相前去查办,结果搜出兵器、皇帝印玺、绶带旌旗等各类器具。

汉武帝于是诏命公卿大臣讨论治罪。大家听说了刘建的罪行后,纷纷表示,“刘建久失臣子之道,一直蒙皇恩不忍惩罚,反而图谋反叛。他的所作所为已无人道,就是桀纣也难以相提并论,足以天诛地灭,理应以反叛罪诛杀。”

汉武帝于是命宗正、廷尉前去审问,自知难逃一死的刘建也选择了自尽而死,王后成光等人也随后被处以弃市之刑,江都国亦被废为广陵郡。

由于廷尉张汤在查办淮南王刘安、衡阳王刘赐、江都王刘建谋反案件中尽心尽力,再加上他极善于把握汉武帝的心思,因而愈来愈受到重用。元狩二年(前121年),丞相公孙弘病逝,御史大夫、乐安侯李蔡继任丞相,张汤则因此升任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