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军原本兵力少于曹军,但是因为高览和廖化两员战将发挥的作用巨大,愣是将战局转化为胜势!
在三国时期,武将在实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军队的领导者,也是战斗的核心力量。
其一,现场的指挥与决策:尽管战前将领和谋士已经制定了战略和战术,但是战场瞬息万变,指挥军队进行作战时会有很多突发情况。因此需要将领现场决断,他们的决策能力则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走向和结果。
其二,士气的提振:武将通过个人魅力、勇猛表现或演讲来激励士兵,提高军队的士气。在古代战争中,士气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士气就是所谓的军心,军心不稳,战之则溃。
其三,亲自上阵厮杀:许多武将会亲自上阵与敌军交锋,展现其个人武艺。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杀敌,还能够极大地鼓舞己方士兵的斗志。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因为描写的缘故,过分突出了谋士的作用,而实际上,毕竟是将领率军打仗,谋士在后方想“算无遗策”、“运筹帷幄”只不过是理想状态。战局若是出现超出谋士筹划的状态,打仗的现场可没时间没机会开军事会议,这时就靠将领临时决断了!
比如廖化去冲击曹仁本人,但是没有打过,这个事情就得看廖化的现场决策了,是继续死战到底,还是把骑兵拉出来,二次冲锋?
袁尚尽管战前有部署,但是总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即便是诸葛亮也有出错的时候,与司马懿的对阵也是四六开,诸葛亮胜六,司马懿胜四,互有胜负。司马懿胜出的部分很多时候都是得益于魏国将领们的临场决断,也就是将领们独自面对危机的解决能力。
曹仁,作为曹军的主将,原本以为凭借训练多年的士卒能够挡住袁军的进攻,却没想到袁军大将高览和廖化的勇猛超乎想象。在一番激战后,曹军阵脚已乱,士气全无,曹仁不得不下令撤退。
曹军败逃,高览与廖化一路掩杀。
败局已定,曹仁身披重甲,马不停蹄地向己方大营狂奔,营寨中还有五千士卒,且可以根据营寨坚守。
不过,此时的他心中充满了悔恨与焦急,怎么也没想到会落得如此下场。鏖兵计哪里都好,就是太耗费时间!曹仁把袁军驰援的原因归结于鏖兵计的耗费时日,他哪里知道袁尚早早的就安排了奇兵,只是坐等上党郡守城战消耗黑山贼和曹军罢了!
身后,尘土飞扬,高览与廖化率领军队紧追不舍。
高览身材魁梧,手持大刀,在战场上如同一位骇人屠夫。他所到之处,敌人纷纷被砍杀。而廖化则化身猛兽,长刀舞动间锋芒毕露。两人合力追击,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此时袁军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追追追”“杀杀杀”!
“穷寇莫追”这句成语其实被很多历史学家和军事家所诟病!因为实战当中,杀敌最多的局面就是追杀敌军,自古代到二战,凡是战败的军队几乎都会被胜势一方追上并绞杀!
敌人败逃,任何一个实战将领都会追敌以扩大战果!哪有打败敌人,不追杀的道理?!
远的不说,就说三国战役!有两次着名的大追杀!
一次是官渡之战,曹军偷袭乌巢后,袁军溃退,曹操率军一路追杀,袁军原先将近号称七十万军队(实际30至40万),最后陪着袁绍回邺城的不过数百骑兵!几十万大军被追杀的上天无路,下地无门,被杀的士卒不下几十万,另有逃窜和投降的士卒十几万。
一次是夷陵之战,陆逊火烧刘备连营后,蜀军溃退,吴军一路追杀,刘备兵力号称百万(实际30万左右),最后刘备逃到白帝城时也不过数百人了,陆逊通过追杀把刘备随行的武将和大量士卒都杀死无数,比如马良就是死在追杀之中。
放眼近代军史实,追杀依旧是最佳的扩大战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