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要求黄月英和墨工坊随军一起,并且把黎阳作为黄月英生产军械的基地,这里正好是陈留吴氏的新的栖息地,吴苋这层关系可以让吴氏在当地给予黄月英巨大的支持,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袁尚还把这次过年时,世家大族上贡的金银珠宝,朱玉宝器统统给黄月英,让他变现,以作为墨工坊制造攻城器械的资金来源。
黄月英有些惊叹的看着袁尚,她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夫君竟然如此信任自己,委派给自己如此重要的责任,就连数字庞大的财富都全权委托给自己保管。
袁尚也是在这婚后的时间中一直观察黄月英,尤其是她在上年协助田畴和王修修建两条渠道时给出的帮助和墨工坊的支持。袁尚认为黄月英可堪大用,只是当初自己杀死甄姬时,黄月英在场,始终成为两个人心中的芥蒂。所以这次袁尚也打算打一下感情牌,他对黄月英说了很多温柔和感性的话,希望他们夫妻同心,一同击败曹操。
同时他也提醒黄月英,目前荆州的襄阳在曹操之手,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已经逃离,秘密到达徐州由逄纪的暗线进行了转移。但是黄家的根基在荆襄。所以黄月英想把自己的娘家复苏,就必须协助袁尚打败曹操!
小主,
黄月英于情于理,对内对外,这次都是义无反顾,何况她本就是忠贞的妻子,对自己的夫君都是唯命是从的。他对袁尚有畏惧和忌惮,但也有夫妻情感,毕竟袁尚也没有对她不好,只是那件事使得夫妻二人有了嫌隙,不过黄月英每每想起他最初与袁尚的甜美时光,倒也是心中爱慕袁尚。只是她十分清醒,自己仰慕的这个男人,有不为人知的野兽和残酷的一面。
另一边,袁尚同蔡文姬进行沟通,肯定了她之前写文章与许昌文豪进行比拼的事情。接下来袁尚要求蔡文姬进一步的展开文笔攻势,要她联合邺城之中的崔琰,不断的写文章去攻击曹操和孙权,并且把一些曹操战败的假消息,通过诗词歌赋的形式写出来,并且流传到许昌境内。从舆论上,袁尚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胜算,哪怕只是通过流言蜚语去影响曹操和孙权的军心与民心。
袁尚给二女安排任务后,便也不再矜持,东成西就,好不快活。
翌日,袁尚专门召逄纪进行密谈,逄纪汇报了他对将领和百官的监督情况,把一些查到的私下与曹操和孙权以及马腾联系的官员的名单给到袁尚。袁尚发现武将基本没有同曹操联系的,只有李典,满宠,张既三人被曹操这边暗中书信斥责,这三人之前都是曹操的武将和官员。曹操要求他们作为内奸对付袁尚,或者给曹操传递信息。但是都被三人拒绝了。因为这三人之前在投降之初,逄纪就把他们的亲眷秘密接走了,之后才公开他们投降袁尚的消息,所以曹操也奈何不了他们,只能是通过道德绑架来要求他们为自己做事。然而这些都是徒劳无功的。
倒是有一个位高的官员同曹操这边有私下的联系,那就是北方文人学士的主导人物,崔琰。算是袁尚半个岳父了,崔琰无有子女,他的侄女崔乙女可是袁尚的妾室。袁尚没想到崔琰同曹操的儿子曹丕有书信来往。虽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书信内容,例如反叛和军事机密,但是这仍旧让袁尚十分不爽!逄纪已经对其加大监察力度。
这半年来,逄纪在袁尚的辖地内进行密探排除工作,也就是抓间谍工作。逄纪抓了曹操密探十七名,孙权密探十一名,刘表密探五名,马腾密探六名,刘璋密探三名,张鲁密探四名。这些密探大多时候在被抓时就死亡了,要么自尽要么负隅顽抗被杀死。也有极少数被逄纪抓捕,之后在严刑酷法之下把各自阵营比较重要的信息讲出来,但大多信息并不重要。
只有一条比较重要的消息,是一位东吴细作把他了解的最近的东吴的一件事告知了逄纪。就是东吴发现了卧龙岗草庐被烧,包括诸葛亮,诸葛钧都被人杀害后,放火毁尸灭迹。发现者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此事千真万确,孙权因为此事十分懊恼!
袁尚知道这个消息后,断定之前怀疑司马懿的推断没错,因为孙权没有理由杀诸葛亮,而诸葛瑾在场无论用亲情感化还是用武力绑架,都不至于要杀人放火的程度!孙权大可以让诸葛瑾把亲弟弟用绳子绑到江东,但不至于在草庐杀诸葛亮和诸葛钧两个弟弟并且放火。若真是如此,当然也会把诸葛瑾给杀人灭口了。但诸葛瑾活着就说明这场惨案不是孙权做的。
更不可能是曹操做的,因为曹操这边对南方的谋士都不是太感兴趣,从原史到袁尚穿越后,曹操对南方的谋士十分轻视。曹操更多重用的谋士都是中原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