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史中的袁绍兵力比曹操多数倍,对外号称七十万,实际上有三十万兵力南下讨伐。而曹操当时只不过十万出头的兵力。袁绍却被曹操阻击数月,最终被偷了粮仓,几乎全军覆没!
袁尚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当时袁绍的主要将领颜良、文丑在白马之战被杀,导致军心动摇,士气低迷,而将领的折损也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当时关羽在替曹操解白马之围时的确立下了不世之功!若是没有关羽,颜良文丑就不会死!这二将不死,正面战场曹操怎么能抵挡三倍之兵力?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保护保全自己的重要将领,也是摆在袁尚面前的一个问题。
如今曹操又请来了关羽,甚至还有一个同样棘手的黄忠,颜良、文丑、甘宁这些武将已经不够看了,唯有马超和赵云可比肩,但此时的关羽是人生巅峰期,袁尚也拿不准马超、赵云是不是他的对手。袁尚总认为此时的马超和赵云还是略显稚嫩,对阵关羽还是极其不让人放心的。而黄忠的那一箭也是要命的杀招,别提阵前的武将了,就算自己这个主帅,一旦进入黄忠的射击范围,也是有着被人射杀的可能性!
所以这一战,袁尚在阵前的武将厮杀方面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暗忖如果实在没有把握,就让全军突击,让武将在后方指挥吧。也好过被关羽,黄忠击杀的好!
甘宁三将本就是这两年训练袁尚的北方水军,所以渡河的事由十分迅速,而且黎阳距离白马比延津距离白马近,所以甘宁率军急行军赶在张辽军之前到达了黎阳。四万大军一入城,黎阳城没有个十万大军根本拿不下来。何况张辽这边也只是佯攻而已,真让张辽攻城,他还没有这个实力。
不过张辽成功的拉扯了袁军的兵力,至少四万军队被自己的渡河行动而回援,也就是正面战场,袁尚军少了四万兵力!张辽立刻再次折返,从黄河北岸渡过延津,回援曹军战场!
而此时,袁尚率军已经行进至官渡和延津的结合带,斥候来报袁尚敌军动态!在西北方向发现敌军约两万人,主将是张辽。在西南方向则是曹孙联军的主力,约有八万人!
目前两方的计策都已经施展结束,接下来就是战斗环节了,曹孙联军成功拉扯了袁军四万兵力,算是计谋得逞;袁尚倒也洞察到敌军的动态与虚实,原来辛毗的判断是对的,曹孙联军是佯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前局部之中,马袁联军与曹孙联军的兵力相当,都是十万对十万!
不过从兵种方面,马袁联军自然更具优势!骑兵有六万人之众!
袁尚当机立断,派遣马超率领西凉铁骑攻打延津渡河返回的两万张辽部众!务必阻拦他们回援的脚步,同时有条件的话把张辽军吃掉!
马超听从袁尚的军令,与堂弟马岱立刻率领西凉铁骑截杀张辽军!
而袁尚则亲启八万大军正面扑向官渡北上的曹孙联军,正面战场要一决胜负!
向南行军的路上,袁尚召集武将,告诫他们本次同曹孙联军作战不可小觑,与往日有极大不同,对方的武将比之前要厉害的多!袁尚这次将会有阵战对决曹孙联军!而非之前的武将阵前比武!
不过袁尚的这一决策遭到了几乎所有武将的反对,很少出现袁尚麾下的武将对袁尚的命令有异议的,但这次就连颜良和赵云都恳求袁尚允许他们阵前比武,而不是单纯用阵战进行厮杀。
袁尚看着颜良和赵云,知道这二人自从追随自己打仗,就没输过。赵云曾经在邺城外以一敌四,颜良更是斩杀曹军第一将夏侯惇以及乌桓大单于蹋顿,这二人目前的状态和自信心都是爆棚的!就连麾下的宋宪、魏续、侯成、成廉也是跃跃欲试,打算与曹军将领好好厮杀一番。
可是穿越而来的袁尚是知晓关羽、黄忠之强的,他陷入了犹豫,到底要不要自己的将领与敌军将领阵前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