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先发优势

理由也很简单,凭什么我一个造船商人要出钱来帮你发展煤化工产业?

所以,这是英格兰王国政治体制上的缺陷,为了将国王“拴在笼子里”,只能牺牲集权,维持立宪君主。

现今的英格兰议会,完全就是一帮抱团取暖的商人或下级贵族们的集合体,大家在对付王室集权上面达成了共识,因为这事关所有人的切身利益。要不然,国王拥有了最高权威和无上权力,一定会来掏他们的口袋,甚至会将绞索挂在他们的脖子上。

但如果说为了集中财力发展某一项产业,并且还为此在全国范围内加征税款,那绝对是陷入无休止的扯皮,大概率无法通过。

说来说去,还是得自己想办法!

由相关利益方自己成立协会,自己组织资金,自己进行研发,获取的成果自然也是相关投资者自己分享了。

迪恩亨德森在通过对齐国数十年的发展历程研究后,得出一个“精准”的结论,那就是,齐国的强大不在于技术,不在于军事的强大,也不在于他们绝佳的地缘态势,而是他们国家体制。齐国可以整个国家力量为后盾,扶持和推动某个产业、或者某个企业快速发展,通过给予政府拨款、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各个科研机构的技术援助,等等,诸多手段,促使该产业或者企业在很短时间内实现技术攻关或市场突破。

作为一名英格兰人,很难想象,齐国在建国初期,竟然会拿出整个国家财政的四到五成进行大规模的官方移民,从而在短短数十年里,将人口规模快速提升至数百万之众。

齐国在财力还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他们的皇帝陛下就能排除众议,实施全民义务教育,这对英格兰王国而言,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贵族老爷的钱,凭什么要花在那些穷鬼的身上?

齐国人为了建设一个完整的汉洲铁路网,不惜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在荒僻的内陆地区修建了数千公里铁路。

要知道,因为汉洲内陆干旱少雨,人口稀少,在那里修建铁路根本创造不了多少经济价值,但齐国人却毫不心疼地耗资千万修了几条横贯内陆的铁路。

再比如,齐国在富庶的汉洲本土征收边疆开发税,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建设周边海外领地,从而将这些支离破碎的领地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强行捏合在一起。

反观英格兰,连家门口的苏格兰和爱尔兰都不怎么情愿从口袋掏出多余的一个大子去搞建设。

就像强尼所说的,只要齐国人愿意,一定会“不遗余力”,在很短时间内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使某项重大工程或者重大事务极速完成。

英格兰在这些方面就不行了。国家议会一般情况下不开,平日里议员们在各地忙着自己的生意,只有遇到大事时才会聚集一堂,开会讨论。

而英格兰至今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财政及税收制度,政府只能收到少得可怜的一点税收,用于维持公务员及少量军队的运转。一旦没钱了,再向国会求助,或者临时开征某税,或者由议员们以“援助金”的名义摊派出钱,可以说是公私不分,非常粗疏。

当然,议员们对此也无所谓,他们平时也不缴什么税,国家本来就是他们的操纵工具,有事时出点钱也很正常,反正过后还能大把赚钱。

在内心深处,迪恩亨德森很希望英格兰能将齐国的部分制度移植到英格兰,从而来推动英格兰王国的快速发展。

但深谙英格兰政治内情的他深知,这一切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传统的华夏文化与英格兰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是削弱个人权利以谋求更大的集体利益,这在英格兰行不通。任何旨在加强王室集权或大政府的举措都会遭到商人们的警惕,并遭到激烈反对。因为他们害怕英格兰的王室会变成法国波旁王室那般,拥有绝对的君主权力,从而危及商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工业上不具有先发优势,各种产业还遭到齐国全方位的碾压,更为沮丧的是,囿于政治上的束缚,连体制上也弱于齐国,那么英格兰想要实现快速追赶的目标,无疑将是极为艰难的。

当然,也不单单是英格兰面临这种工业后发劣势所形成的困境,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

那么,有没有办法或者途径来打破这种情况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