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十,天近子时。
从上灯时分开始,天地之间,就渐渐蒙上一层氤氲,屹立在苏州高耸的城头,遥望四野,尤其是太湖之滨的方向,则雾气袅袅、烟霞渺渺,给人一种置身蓬莱仙境的体验。
天彻底黑下来之后,淅淅沥沥的小雨,如牛毛、如发丝般地倾洒着,平日里,江南冬雨带来不少情趣,譬如,苏州河道、运河扬波,花船高挑花灯,勾栏歌姬献唱——
“惘然醉酒,醉酒放歌,不然秋月春风夜,争那闲思往事何?”
如今,江南运河之上,没有了吴侬软语的歌声,时不时地,会传来磨刀的动静。
一个人磨刀,不算什么,最多听起来刺耳。
一万人一起磨刀呢?
刺啦——刺啦——刺啦——
这令人不安、毛骨悚然的声音,似乎在预告给苏州,最后一个平静的夜晚,即将过去了。
子时一刻,风雨飘摇。
太湖之波,波澜乍起。
凌波军指挥副使王达屹立在摇晃的船头之上,看看天,看看水,又看了看旁边的副将、凌波军都部署马光惠,两人的表情都极为肃穆,在极力克制之下,也难掩忐忑。
此刻,两人都很清楚,他们将要完成“苏州战局”的最后一块拼图,夺下吴江!
吴江位于太湖之东、苏州之南,大运河蜿蜒而过,不仅是苏州的南大门,也是连通湖州、秀州(嘉兴)的关键节点,可谓“水上虎牢关”。
退一步,拿不下吴江的话,意味着吴越大军随时能够沿着运河,大举支援,就算不能帮苏州解围,也能有效阻挡唐军南下,什么“灭国之战”,就要止步于此了。
王达稳了稳心神,问道:“确定林都督已经包围苏州?”
“万无一失。”
“(葑门)江南运河一段,封锁到位?”
“陈恺达亲率两千鄱阳水军,扎营十余里,且东至尹山湖、西到南石湖。”
“中吴军的动静呢?”
“孙承佑援军前往苏州途中,被申屠令坚阻击打援,损失惨重,暂无威胁。”
马光惠的所有回答,都表明局势有利于凌波军,可王达听完之后,喉结颤动地更厉害了,气息也越发不稳定。
条件越好,压力越大!
为啥呢? 想一下高考前夕,父母、亲人会给你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好条件吧!
王、马二人,就像是两个考生,在他们前面,南唐一流将领林仁肇、卢绛、桂卿等人,以及几万大军为他们“打好基础”,好比谭海洋、孙佳俊、潘展乐、你四个人去参加4×100游泳比赛,前三个游了399米,剩下最后一米让你游!
这最后的“一米”,就是攻下吴江!
要是打不下来……
王达冷不丁地抖了一下,不知道是冷,还是因为压力大。
马光惠近前,说道:“指挥使,时辰差不多了。”
“马将军,此一战,不成功,便成仁!”
“全军上下,必当死战!”
王达一咬牙,迎着太湖的风浪,高声喊道:“凌波军,升帆摇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