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九章 营口

不仅是新开辟的安东右路,以及新设的征东军左翼军、中后军总兵府辖地内的移民数量正在成倍增加,而且金海北路这边的移民数量也在成倍增加。

从五月中下旬以来,来自登州、莱州沿海的移民,开始陆续抵达,到八月初,已经通过海路和陆路先后抵达了四批,总计达到八千一百户。

金海北路、西路、中路,在不到三个月内已累计新增屯所二十七处。

眼下虽然进入八月,崇祯十五年的最佳垦荒耕作时间已经过去,但新的移民仍在不断到来的途中。

袁进、吕品奇等人向他报告这些事情的时候,喜忧参半,担心接下来来的人太多,自己们过冬的粮食不足。

但是杨振毫不在意,只叫他们放开了接收。

同时趁着多尔衮主动求和的时机,把移民屯垦的边界不断往北蚕食推进。

三岔河口以东,也即辽河口以东,耀州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土地平坦肥沃,足以安置数万口移民了。

而且杨振相信,就算耀州城的清虏巡哨,发现有汉人移民在彼处垦荒定居,他们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派兵过去把汉人村屯屠戮一空。

毕竟全面停战议和是多尔衮登基后的头等大事,隶属两白旗的耀州清虏,绝不敢轻易破坏他们主子爷的议和大局。

既然这样,那还客气什么呢。

如果说议和条件什么的都是烟雾弹的话,那么抓住这个窗口期“移民实边”,就是他所有议和障眼法背后的主要目的之一。

崇祯十五年八月十一,杨振在袁进、吕品奇陪同下,视察了位于盖州城西南方的征东军西海大营。

这座规模庞大的营盘,位于盖州城西南和连云岛之间,恰好在清沙河西流入海的一个几字形河湾内的大片台地之上。

这片台地的东、北、西三面,都是清沙河的河道。

由于这个夏天辽东半岛上干旱少雨,清沙河的水量不足,河面虽宽,但水并不深,小队人马走浅滩可以涉水而过。

但这只是杨振策马前来才如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是有敌人进攻,那么搭配上西海大营将来的驻军以及里三层外三层的防御工事,其东、北、西看似清清浅浅的清沙河河道,必将成为进攻一方的葬身之地。

如果加上其东北方向的盖州城,以及西北方向的连云岛,这座西海大营在防守方面简直是无敌的。

如今这处营盘的防御工事基本成形,杨振抵达的时候,通过以工代赈募集来的金海北路大批青壮丁口,仍在挥汗如雨地修建营房。

为了冬天保暖,大营内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营房,统一采取了半地下的样式,看起来普遍不高,只有窗户以上的部分在地面之上。

杨振特意走进一处已经建好的营房,从地面拾级而下,推开厚实的木门,一个棚的士卒的住宿之所随即映入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