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心伤处怪一场雨(四)

白念媛跟在顾枝身后,看见他独自走进空荡荡安安静静的学塾中去,白念媛站在门外嘟囔着:“还以为拿把刀是什么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呢,结果就是个怂包憨货。”

顾枝也不知听见了没有,脚步不停,直直走进学塾深处去。

学塾里唯一点燃的烛火熄灭了,顾枝站在院子里便看见言奇捧着一堆书籍脚步沉重地走出来,顾枝迎上前去接过几本厚重书卷,低声问道:“怎么了?”

言奇转头看了一眼昏暗一片的学塾,叹息一声道:“先生要走了,说是家里头都准备去京城那边避难,先生也得跟着一起去。”顾枝点点头倒是不觉得意外,毕竟乱世即将席卷而至,白家村即便地处偏远也注定不可能一直安然无恙,恐怕京城才是如今退无可退的选择了。

言奇不久前刚刚在会试中榜上有名,本想着过段时日便准备去进京赶考,却不料如今天下大乱,且不说能不能安然顺畅地去往京城,恐怕科举也要中断,在乱世之中轻薄简易的书卷和学问好像最是无用。

言奇跟着顾枝走出学塾,少年的神情有些低落,白念媛大大咧咧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没事嘛,等以后世道太平了,姐带着你进京赶考去不就好了。”言奇勉强地露出笑意,却依旧神色沉闷。

少年本想着寒窗十年终于能够一朝化茧,也可以尽自己所能地去报答言叔和叔爷,可是没想到还没等真正走到最后一步便已经前路黯淡,少年难免觉得难以承受。

顾枝走在前头,言奇和白念媛看不见他的神色,却能够听见满头白发的年轻人轻声说道:“读书求道,求的是学问。播种就能收获的不是庄稼地,而是农夫做的梦。所以不是读书破万卷了便可以大梦醒觉,坎坷总是会让人抱怨太多,可只有真正能够从崎岖泥泞中走出来的,才是当之无愧的下笔如有神。”

言奇静静听着顾枝的话语,似乎多少舒缓了些心境,白念媛虽然听得一头雾水,可以察觉出来顾枝说的是些宽慰劝解的好话,她重重地拍打着言奇的肩膀,展露出灿烂的笑容,言奇也笑起来,少年的双眼中依旧是璀璨的光亮。

言家的小院里,言端仁已经将老黄牛系在了牛棚里,然后他独自走到正堂的屋檐下坐在躺椅中,竹编的躺椅如今已经有些泛黄,老人躺在上面轻轻摇晃着,便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远处天边的云海卷舒聚散,将若隐若现的温和光芒洒落在大地上,微凉的秋风吹过,也不知道今年的冬日会不会更加严寒。

老人闭着眼睛慢慢等待,等着离家的游子归来,等着家中的孩子安稳长大,也等着漫长的冬夜尽快过去。

世事好像总是这般,无论是满怀希冀还是忧愁怨怼,最终一切都不会如愿以偿,人们希望黑暗会过去,也希望烈日照常升起,可是一旦云海褪去颜色也舒展身躯,天地间便要承受黯淡和静寂。

大地之上点燃的火焰从千万年前便灼热耀眼,那片光亮和温暖孕育了生命,可是如今恍若遍地花开的战火却翻腾出死亡和灰烬,让人远远瞧见便黯然失色。

情势急转直下,郓荒岛本以为凭借养兵千日用于一时的战舰联队能够将侵袭而至的魔军拒之门外,或者至少也能够拖延支撑个半年时间,可是没想到魔军似乎在占领奉震海域之后势力不仅没有磨损,甚至还组建起更加庞大和强盛的舰队,竟使郓荒岛的三面海域都团团环绕住,使得郓荒岛的舰队疲于奔命。

魔军似乎还存了些戏弄的心思,本可以乘胜追击三线并进,却还是给了郓荒岛两个月周转奔波的余地,直到年节将至了,魔军的铁蹄才踏足郓荒岛的土地,至此不再留手。

数不清的战火烽烟和铁蹄刀兵浸染了郓荒岛的每一寸土地,像是在饱受干旱的山林中点起了一把火,火随风势飘摇之上,郓荒岛恐怕连预料中的支撑一年都是奢望,想必还无需半年就要沦落为其他岛屿一般的结局。

港口附近的城池最先被战火冲撞而至,并且魔军的进犯还颇有章法,先是主要攻陷方圆之间最为鼎盛的城池,然后再凭借坐镇一地的根基将周围所有土地缓缓尽数吞入腹中,就连山野村寨都不肯放过丝毫。

一时间山河破碎生息凋零,郓荒岛自以为傲的民心和实力,在无可阻挡的战乱席卷中迅速碎裂飘散,那些卷曲的灰烬和烽烟,飞舞在黯淡的天幕下,似乎尽情嘲弄着人类的不自量力和狂妄自大。

岁禾城虽然不是屯兵的雄城,可是随着前方的军队节节败退,许多离散的军队都汇入岁禾城中,占据着这座易守难攻的城池希望能够阻挡魔军的脚步,其实不过是前路断绝的负隅顽抗罢了。

岁禾城一旦陷入包围之中,便注定等不到朝廷的援军了,如今内陆的主要城池已经挤满了郓荒岛最精锐的军队,要将魔军阻绝在京城之前,否则一旦庙堂中枢也被一把火烧了,那么郓荒岛可就连当年奇星岛那般东山再起的希望也被全然丢弃了。

小主,

魔军的行军极具耐心,不仅愿意留下七八万人马与岁禾城打一场持久战役,还调遣了两万大军将岁禾城附近的所有城镇与村寨都一网打尽,就连地处偏僻的白家村如今也已经陷入了一千魔军的围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