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棍尖圈击的方向可变,但大小当守尺半,如此则对方始终落入我的圈击范围内。
敌人发棍攻我,我则要迅速闪身,走出其尺半控制圈之外。
由此,即使对方离我咫尺,要打中我亦远如天涯。
如果能明确判断棍势,限制对方圈点,并积极进行闪避,则可立于不败之地。
而当知晓对手出力在何处,我不于此处与他斗力,姑且忍之。
待其旧力略过、新力未发,然后乘之,则可顺人之势、借人之力,败敌于瞬息之间。
听到林老头这番话,杜布仔细琢磨,其中的模糊之处豁然开朗。
——
对战继续。
齐界星横扫攻来,杜布顺势而走,但只有一尺半多一点儿。
齐界星棍尖劲气扫来,杜布不为所动。
前回他已有所猜测,并将二者的距离稍稍缩短。
但精确的距离控制这是头一次控制住了。
只有尺半多点儿,并不太多,但对方莫奈我何!
杜布双手持棍,顺着对方展开攻守。
趁着对方旧力将尽、新力未生之时,杜布在其棍子后段非着力处格挡,齐界星棍势稍缓。
但杜布仍保持退却之势,但这一退却仍保持在一尺半多一点儿。
在退却中,杜布继续顺着对方旧力将尽、新力未生之时,稍稍加以格挡,以阻止对方的棍势。
如此反复了七八个回合,杜布已将防守之势基本上弄明白了。
“是时候结束对抗了。”
在心里念叨的同时,杜布将手中的棍子顺势在对方长棍的中间一点,齐界星棍势稍缓。
但杜布的反守为攻快若闪电,很快齐界星持棍的前手被击中,不得不松开。
齐界星见状,身形闪电后退,试图稳住防守态势。
但杜布紧追不舍,连续击打在齐界星木棍脆弱之处。
很快地,齐界星后手不得不松开,木棒掉在地上。
五天多的练习后,杜布终于棍法入门了。
——
棍较轻盈,刀则较沉。
因此,“拳经”上有“快棍慢刀”之说。
用刀时可自上而下“劈”,可向右下方或左下方“砍”,可由下向上“撩”……
各种动作都强调刀刀沉猛。
练武堂内林教头将手中长刀挥舞得虎虎生风,但速度却较使棍慢了很多。
杜布仔细观察,凝神回味,然后立定姿态,缓慢挥舞四尺大刀。
他前进后退,左闪右挪,像模像样。
如果力量不如对方,或力不持久,则使刀必败。
如果有足够的力气,则可使硬撼对方。
但无论攻守如何,必有出力、使力和回力,此和棍法一样。
对攻者要趁对方旧力将尽、新力未生之时扭转攻防形势。
但要攻击或防守都贵在精细,必须用刀如使针,有绣花般的耐心和功夫。
向前一击,要能围绕一点击打出百十次,或围绕不同的点打出百十次。
即使砍或撩等动作,亦相仿佛。
越是思考,杜布的动作越是缓慢,但其动作却同样中规中矩。
而且,杜布既有动作缓慢的情形,也有快如闪电的动作。
无论快慢,皆是由心,因此有如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