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河底(中)

经过半个多时辰的琢磨,杜布想通其中的精细,长声喊叫。

他手中大刀速度越来越快,挥舞出一片残影。

见到这种情形,林教头打量了在练武堂内的齐界星一眼,没叫这小子上去对练,因为后者在杜布面前或许难以走过十招。

“双方在武道上已不是一个层次。”

林教头在心里嘀咕。

——

和大刀一样,剑和锏都为短兵器。

但它们更矮小,可作防身或刺杀之用。

因而,武者往往使用“杀手锏”或“刺客剑”等称谓。

使剑时,用剑刃前端一至三寸处短促抖腕发力,如敲击钟磬。

使剑方向可上下、左右、前后点击。

为击中对方,可通过臂的屈伸,用剑尖部位沿剑身方向,以取对方身体的任何部位。

但对方并非死物,而是会防守或对攻。

为此,可以用剑尖或剑刃前端挑开对手进攻的兵器,进行格挡,或用平洗、斜洗、上洗、下洗等方式,挑走对方兵器。

无论哪种动作,用剑时都要结合步法、身法和方向进行灵活的调整。

杜布觉得,与棍和刀相比,用剑简单,容易学习,但难以精通,因为要精通各种变化。

而且不同的剑之间,功用亦各不相同。

【有时使重剑,如同使刀。】

【有时用轻剑,如同使针。】

【有时用短剑,如同使匕。】

——

“棍横扫一片,枪前刺一点。”

所棍、刀和剑相比,枪属于长兵器。

它硕长、沉重、锋锐,因此素有“矛有丈八”之称。

杜布身材较矮小,难以拿起丈八长矛,只能拿一个五尺长枪。

即使这样,它也重达百来斤。

长枪看似笨重,难以操作,但枪法有虚实、奇正,亦有虚虚实实、奇奇正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枪法实在是变幻万端。”

林教头的讲解和演练,让学习、记忆和习练的杜布感受至深。

用枪时当进击锐利,退避迅速,构筑险势,制约短节。

长枪之熟练使用,须使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身动而心静,处之裕如。

如此,不动如大山,一动如雷震。

【退进守攻,变幻无穷。】

【高下左右,灵活贯通。】

这里的道理和使用沉重的大刀具有类似之处,只是一个是短兵器,另一个是长兵器。

杜布与亲自下场的林教头开展对练,学习进步很快。

——

北二区,齐家练箭场。

张教头是县城有名的神射手,三十来岁,猎户出身,杜布跟随他学习箭术。

弓箭乃远程兵器,弓箭必须相符。

习练者要结合自身力量调节弓力的大小,并且结合弓的情况制作箭矢,否则就易弓矢不调,即使神射手也不能必中。

箭术有“拉弓”和“放箭”两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