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文质彬彬,伸出右手,将另一名一米九有余的年轻女子接下车来。
这名年轻女子皮肤白里透红,扁鼻面广,胸高女装,却是杜布曾经的“相公”贾笠香。
她长发披肩,白衣飘飘,腰间仗剑,香气袭人。
贾笠香牵着男子的手,一脸的娇羞和喜悦。
看到这俩年轻亲密的样子,并且年轻男子身着黄袍,显然二人已经同房了。
“难道这贾笠香还背着自己……”
杜布觉得匪夷所思。
“看什么看?!”
贾笠香发现杜布正打量着自己和身边的男人。
“他是谁?”
“怎么肩膀上的野鸡还背着一只小书包?”
那个高大帅哥好奇地问道。
“这是只小猴子!
“一只喜欢野鸡的小猴子!”
牵着年轻帅哥的手,贾笠香快步离开。
看着二人的背景,杜布再朝四周望了望。
冬日的荒野里,一片萧瑟。
再看看芗圆山,那儿仍然芳草碧绿,树木葱郁,鲜花怒放,蝴蝶飞舞。
杜布摇了摇头,登上马车。
车厢内,犹有残香扑鼻。
——
马车载满乘客,离开了芗圆山。
车辚辚,马萧萧。
杜布带着杜五花坐在车厢的同一边。
沿途不时有人上上下下,对于背着一只小书包的阿花投来好奇的目光。
但看了两眼后,乘客们就浑不在意了。
因为这是乡下地方,不时有人带着鸡鸭鹅等上下。
这些人熟络地贾不喜打招呼。
他们都是贾不喜的熟人,因为这儿做的就是熟人的生意。
车厢内,杜布偶尔闭目、凝神,感受周边的灵气。
附近灵气很是稀薄。
离那芗圆山越远,空中的灵气就越稀薄,要隔好久才会有一星半点灵气浮现。
看来这贾家的芗圆山和芗帽山将那绝大部分的灵气都占有了。
离开贾家的这些灵地,杜布决定先到芝山镇,再去通北县城,到那儿找去摩托罗县城马帮,并且从县城返回半山村的老家。
至于未来要如何进一步提升修为,杜布暂时不是那么急。
在他心里,最好是能去那青苹果乔家,如果能去所谓的“宗门”就好了。
但这“宗门”究竟是什么宗门,杜布并不知道。
他还没有打听过。
以后要向谁打听,杜布也不知道。
但车到山前必有路。
小主,
杜布并不惊慌。
——
马车走走停停。
经过近一个时辰的前行,前面出现一条宽广的大河,这就是“西溪”。
第一次见到这溪水,还是杜布与贾蓑一和连清月夫妇直接从空中经过的时候。
后面杜布坐着马车来过一次,又单独来过两次。
今天已经是第四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来到这芝山镇和渡过这“西溪”了。
“今天是镇里赶集的日子,来往的人比较多,等过河要小半个时辰。”
贾不喜介绍道。
带着杜五花,杜布来到车厢外远眺。
“西溪”下游的远方,他再次看到了那一座若隐若现的高大山脉,贾家的一品下阶灵峰“鸡冠山”,散修家族薛氏租借的灵地。
看着那灵地,杜布若有所思。
——
小半个时辰后,马车过了“西溪”。
杜布再一次来到芝山镇。
芝山镇东西长三里,南北长四里,主街道一横一纵。
街道的青石路面齐整干净,偶尔能在街边看到不少煤渣。
街道的两旁店铺林立,“芗里芗亲饭馆”、“芗里芗亲茶馆”、“芗里芗亲杂品”等占据了街道中最显赫的位置。
镇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毕竟是赶集的时候。
赶集的人群里面,普遍身材高大,杜布混在其中,只是一个小不点儿。
一些穿着武者服侍的半大男孩在大街上闲逛。
他们是“芗里芗亲武馆”的学徒,男女都有。
大部分穿着一般,很少有穿着丝绸的武者服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