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噬灵微菌”在哪儿?【下】

而在这众多数量中,包括微菌在内的所有物群都由器官、组织、微胞及其“微胞软皮”、“微胞明筛”、“微胞液”、“微动器”、“微缩链”等五大构造,可能会在先天阶段即有其缺陷。

这些缺陷就导致了“先天类疾病”的产生。

当如果幸好这些先天缺陷没有,但遭受了外界的的命片、微菌、其他虫类寄生物或有毒矿物等之类的侵蚀,那么微胞及其“微胞软皮”、“微胞明筛”、“微胞液”、“微动器”、“微缩链”等五大构造可能遭受或轻或重的破坏。

当这些破坏无法抑制时,就如同那“鼠瘟杆菌”或“恶瘤”之无法抑制地产生、繁殖和广泛地侵蚀,那么就会恶疾缠身。

这些情形也就是“后天类疾病”的产生根由。

——

而有病即需要治疗。

一些禽兽在遭遇毒虫瘴气等的侵蚀时,可能会寻求用某些草本或石粉等来帮助治疗,这往往带有碰运气的成分。

在这样的情形下,禽兽可以为医生。

但相对于人类郎中乃至专修医丹之道的人类修士而言,这些禽兽之所做所为,则颇为有限,而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以及其豢养的禽兽,要比野生的禽兽要长寿的得多。

小主,

这既是因为人类构建了适合自己的环境,排除了很多显在的或隐含的威胁来源,又因为人类会医道和丹道之术,从而能直接抵抗这些之于人体的侵染。

当然,人力有时而穷。

但即使如此,当能克服绝大部分的疾患之时,那么人类及其禽兽也因此要比野生类型更加健康和更加长寿。

此即所谓“疾医之道”。

——

“疾医之道”注重预防和治疗疾病。

但在所有的医药中,有一类疾病是无法治疗的,此即“死亡”。

任何生命无不有死亡。

当死亡来时时,无药可医。

当然,死亡可以延迟,但却无法避免。

“那么,有没有永远的生命?”

或者说,“有没有永远存在的生命存在?”

“空也仙空”内玉简指出,如果说务虚修士的终极寿命已经来到了二万年,那么到了合道、大乘则分别来到了八万和三十二万年。

至于真仙,如果能经历各种天道考验,则能达到近似与“天地同寿”的级别。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随着修为的提升、寿命不断得以延长的情形的出现,在大乘以下,根本原因是在于对灵气的汲取和使用。

灵气不仅具有独特的反重力特性,而且能清除脏器、皮肉、筋骨、经脉、微胞、以及其“微胞软皮”、“微胞明筛”、“微胞液”、“微动器”、“微缩链”等五大构造可能遭受或轻或重的损坏,并且将那些有害的成分从体内排解出去。

这样,寿命就得到了显着的延长。

但更为根本的延长,则是因为汲取了灵气,并且有了其他灵食的供应,而在在修为增长过程中,使得脏器、皮肉、筋骨、经脉等发生了根本的改造。

这种改造是彻底的,因为“微胞软皮”、“微胞明筛”、“微胞液”、“微动器”、“微缩链”等五大构造都不仅恢复了活力,而且绽放出更长期和更持久的空间。

——

这一切的根本的根本,或许是因为那极其微细的“噬灵微菌”之存在于人体的微胞之内。

它们随着灵气的汲取和修为的晋升,而不断地改造着“微胞软皮”、“微胞明筛”、“微胞液”、“微动器”、“微缩链”等五大构造,使生命从里到外不断适应着变化了的修为与身体。

而到了真仙的时候,天地与我合一,“噬灵微菌”或许会使得“微胞软皮”、“微胞明筛”、“微胞液”、“微动器”、“微缩链”等五大构造得以彻底地转化为非生命的组合物,从而导致与“天地同寿”情形的产生。

杜布现在已经到了务虚层次,并且“虚眼”大成。

然而,他还是无法从外界、五弟阿花、大黑狗小白、鹿透色母子、以及自己身上察觉到“噬灵微菌”的影子。

它们似乎存在于自己所知的空间之外。

对此,杜五花也无法察觉,令其备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