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五章 无坚不摧的巨炮

他给了言官们极大的权力,说对了有赏,说错了也没关系,不必承担“妄议”责任。

制度本身是没错的,就要看是什么人在执行这个制度。一群从故纸堆里钻出来的冬烘脑瓜,没有实际从事过县级政务的锻炼,笔下虽有千言,心中实无一策的进士们,不能承其重,最后沦落为党争的工具。

1644年甲申之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时的言官光时亨,坚决主张固守北京,掐断了崇祯皇帝最后一线生机,成为压垮大明王朝的一根稻草,把勤劳了一辈子的朱由检送上了煤山。

城破时,他却投降李自成,留任兵科给事中。后投降南明弘光帝,为马士英所劾:”给事中光时亨力阻南迁,致先帝身殒社稷,而身先从贼,为大逆之尤。“

最后与一群二臣之辈,受弃市之刑。

玩言论,得有真才实学,不为哗众,不为党争,只为真理,这才是言官们的本分。不然,早晚会成为高层抛弃的夜壶。

收到朱标八百里加急,朱元璋的心思就在科学院那些吓人的大炮上。他本来就不想迁都,有了傅钟的背书,还有什么心思关顾原定迁都的朝会。他也懒得跟言官们敷衍,简单应付了太子回銮的汇报和傅钟的陛见,对傅钟特别温言了几句,就宣布退朝。

暖阁里,父子两人对着一推图纸,翻来覆去地看个不停。集中攒射,一面倒的战争,多么激动人心的话语。

朱元璋:”你看了颖心的投掷机,真的只能打到两里远?“

朱标:”这事造不了假,用颖心的话说,这是机械,谁都可以拆开看的。“

朱元璋:”你看过二十五斤炮的实射没有?“

朱标:”没时间去看,先是勘察西安城防与行省的农田改造。到了榆林后,视察军营,他们没装备火炮。后来,又碰上了颖心招降回人。“

朱元璋:”那些运过来的炮能不能实射?要是能的话,我们一起去看看。“

朱标笑道:”父皇何太心急,都是实验产品,要是炸膛,可不是玩的。“